刊文精选

2022年第39期·“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务管理”双语课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3/8/1 13:31:46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9期

吕 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2249)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都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有世界一流大学做支撑,而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世界一流学科的支撑;因此,建设“双一流”大学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石。继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范围的高等院校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项目之后,2015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具体目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因此,“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211”和“985”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国家对高等院校发展提出的更高目标,也是助力我国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

我校是“双一流”建设成员,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专业课双语教学也是学校一直提倡和推广的教学方式。本文以笔者讲授的“财务管理”双语课为例,探讨在双语教学方面进行的教学实践改革。

一、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高校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方案》在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中突出强调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要求重点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优秀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传承、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具备走向世界的能力。显然,培养这样的国际化人才离不开双语教学。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同样强调要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迅猛,国际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是我们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引入双语教学对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双语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而且可以使他们了解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同时提高学习和应用外语的能力,因而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现阶段,专业课双语教学是指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用汉语辅助理解课程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授课时,一般情况下英汉两种语言并存。但是究竟两种语言各占多少比例,要依据具体的课程及授课对象的外语水平而定,并随着双语教学的逐步推进做出相应的调整。笔者讲授的是“财务管理”双语课,这是一门为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可以为他们在将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市场做准备,对培养国际化一流财务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务管理”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英语学习与专业课双语教学脱节

很多学生大一、大二的英语学习还是延续中学的应试模式,教学重点停留在语言的基础训练层面,英语教师普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重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后就中断了英语学习,其英语听读能力和口语水平明显下滑,词汇量也大幅缩水。学习专业双语课时,很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面对教材中的长篇论述不知所云,读不懂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课后练习,也听不懂老师的英文授课。

(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作为一所在全国范围招生的高校,我校的生源非常广泛,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以笔者2019年秋季的一个课堂为例,共有大三学生64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的学生只有23%,只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占55%,甚至还有22%的学生没能通过四级考试。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比较顺畅地阅读原版教材,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对英文教材中提到的专业词汇一头雾水。

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听力太差,听不懂授课内容,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很大打击,导致对双语专业课学习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三)缺乏合适的教材

专业课双语教学离不开合适的外语教材。尽管国内引入了大量的《财务管理》双语教材,但大多数的中文翻译腔太重,语言逻辑性欠佳,生涩难懂,且使用的部分专业术语有偏差,缺少统一标准。再者,国内的双语教材更新速度较慢,信息量少,不能适应财务管理的国际规则变化。

有些国外原版教材虽然内容新颖,但是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不同,原版教材和国内教材在编排体系方面差别很大。教材涉及的信息非常丰富,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感觉难度较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心理压力。再者,教材中的商业案例全部为外国公司,虽然中国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在公司财务的具体操作方面也有突破与创新,但教材中鲜有提及。

(四)考核方式单一

很多双语课程通常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把期末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考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法体现课程的特色,那些平时学习不努力,期末考试前突击学习,机械记忆书中的知识点就可能蒙混过关。这样的考核结果难以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也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教学反馈,无法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改革方案

(一)做好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课双语课堂的衔接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就提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因此,大学英语在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和方法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教学重点。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应该做到四年不间断,即使通过了四级和六级考试,也要有相应的培养机制督促他们继续英语学习。此外,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工具,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线上学习,多途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可以适当融入与专业方向有关的英语文章,使学生尽早接触专业内容的英语表达,为高年级的专业课双语教学做好铺垫。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专业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课不同,后者的重点不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通过阅读英语专业文献,扩大知识视野,涉及的专业内容比较浅显。专业双语课可以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方面获得双收获,但从本质上讲,双语教学是专业课教学,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财务管理”双语课以公司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内容,主要介绍资本预算、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营运资本管理等公司财务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能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专业课双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授课过程中使用母语和英语的比例,确保学生能正确理解专业知识。对于双语课听课确实有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推荐内容相近的汉语教材作为辅助学习材料。

(三)选择合适的教材,持续更新教学内容

由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金融学教授Stephen Ross主编的Corporate Finance教材得到了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广泛认可,是全球各大名校普遍采用的教材。迄今为止,该书已经出版了12版。目前国内引进的最新影印版为第11版,上一个引进版本则是其第9版。本人讲授的“财务管理(双语)”课程一直选用这本教材,并不断跟踪国外最新版本更新的内容。与此同时,还选择了Richard A.Brealey 等教授编写的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王化成教授主编的《财务管理》作为参考书。

(四)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英语应用能力是专业课双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其前提是保证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质量。双语课堂中,教师应该创造学科英语环境,以学科专业知识为载体,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方面的交流。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既能获得专业知识,又能提高语言能力,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一个人在演讲,学生被动听讲。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改革,总结了以下两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组织课堂讨论。如果上课时只是教师唱独角戏,课堂气氛会很沉闷,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昏昏欲睡。笔者在“财务管理”双语课堂上经常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的话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最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用英语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讨论的话题大都是和学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例子,这能够给课堂带来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畅所欲言,教师则起到监督作用,督促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并且鼓励他们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他们在讨论中互相提醒,反复推敲,寻找恰当的英语语句表达观点。学生对这种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讨论非常热烈,课堂气氛很活跃。课堂分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不确定的观点,师生之间还可以互动交流。同学们在讨论这些例子时理解了财务管理的抽象概念并牢记在心,同时也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

2.小组案例分析汇报。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小组汇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每个学期,“财务管理”双语课都会安排学生用英语进行三次小组汇报,汇报内容涉及财务计划、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等。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指定的案例,自行分工,用两周的时间进行准备,最后用英文撰写材料并在课堂上用英语做汇报。学生对分析案例的积极性很高,会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查找阅读大量中外文献,对案例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每个组员都参与汇报,并回答教师和同学的提问。

在阅读英语案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熟悉大量的专业词汇,提高了阅读能力。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使他们学会了如何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颇多。因为要求每个同学做汇报时都要用英语,为了在同学面前有出色表现,课前都会精心准备,提高了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五)考核方式多样化

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树立求实严谨的学习态度,达到真实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目的。笔者讲授“财务管理”双语课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主张考试成绩的构成多元化,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占较大比例,以督促学生认真对待日常学习。试卷中的题目主要不是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因为英语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使用频率最高,为了检测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还增加了英语口试,学生随机抽取测试题目,根据自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用英语回答问题。课程的最终成绩由以下多个部分组成:期中考试成绩、小组讨论和班级辩论时的表现、小组汇报时的表现、平时作业、口语测试、期末考试成绩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突击的情况,矫正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习惯。

尽管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但这些财务管理活动的决策背景是瞬息万变的世界金融市场。开设“财务管理”双语课可以帮助学生跟上时代和行业的发展步伐,了解全球经济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专业课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拓宽思路,用新的思维模式多角度思考问题。“财务管理”双语课教师要尊重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在帮助他们从基础英语学习过渡到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使他们具备国际化财务人才应有的能力。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