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微教学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张丽娜 张迪迪
[关键词] 微教学;生物化学;微课堂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面上项目“生物技术专业微教学资源中心模型研究”(ER2020B055)
[作者简介] 张丽娜(1986—),女,陕西延安人,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讲师,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张迪迪(1998—),女,河南汝州人,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2019级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肿瘤相关基因的功能与调控。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3-0113-04 [收稿日期] 2021-07-11
一、微教学兴起的背景
(一)时代变化推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
近年来,通信手段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给人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今大学生群体中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且手机的功能早已从以前的简单通信变得多元化。但是,课堂上的“低头族”越来越多,教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学生在台下不为所动,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具有更大的参与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现代通信手段的发展对微教学的兴起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现在不断丰富、多元化的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书本和传统课堂,而能掌握范围更广的信息。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微教学和微课堂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实现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微教学不像传统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堂资源的多元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以更自由的方式学习掌握更丰富的知识资源。
(二)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现代高等教育
进入大学以前,学生在国内所接受的教育模式普遍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结构化教学,学习也是以基础性学习为主。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大学教学。在此阶段,教学重点就需要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到重点部分时需要学生用笔做笔记,而现在学生一般采用电子笔记、手机拍照的方式,拍完照后制作成电子文档便于之后查找和翻阅。在我们提倡的微教学时代,教师逐渐从一个“主导者”的角色演化为一个“合作者”的角色,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自主在课下完成对视频知识内容的学习,在课堂上主要以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为主。教学方法上的这种改变能使教学双方以符合各自特点的方式完成教与学的目标。
二、微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一)微教学的特点
目前对于微教学,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义,微教学可以说是在传统单一教学资源类型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一般是指微课。微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即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因此,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其显著特点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机等多媒体技术,在几分钟内完成就一个知识目标进行针对性讲解的视频,将教学内容通过自主学习传授给学生,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另外,微课的教学内容较少,相较于传统的45分钟复杂的课堂来说,微课一般要求主题突出、定位明确、内容精简、相对完整,主要目的是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重点、难点或疑点内容。
(二)微教学的优势
目前,微课教学多采用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较传统方法更为短小精悍,空间与时间都更为灵活,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学习,而且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加[1]。微课定位明确,主题突出、内容集中。具体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多样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丰富多样的微课资源明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课程学生只有感兴趣才会爱学、主动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制作微课本身就是抛出一个问题后,教师围绕核心问题制作课程短视频,然后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主动探索,使学生通过一种灵活自主的方式获取知识,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和深入,理解更加透彻,促进有效学习,进而显著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生物化学”课程特点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生物化学”课程特点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学科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开展“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发展生物学和化学学科,培养新时代的生物学和化学交叉领域的优秀人才。“生物化学”课程主要研究生命的物质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变化规律,具体内容主要集中在氨基酸、蛋白质、核酸、酶、激素、糖类,以及脂类复合物的特性和代谢规律研究,其基本特点就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医学及环境相关专业都将“生物化学”设置为基础核心课程,此外,现代药学、制药工程、食品和营养等专业也涉及“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因此,总体上来说,“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和实验两大部分,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并重的核心课程,其中理论部分的学习内容较多,知识点零散,不少概念知识比较抽象;而实验部分内容较难,部分实验操作学生并不熟悉。所以,对于生物学专业学生来说,这是一门非常重要却又相对较难的学科基础核心课程。
(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尤其是理论知识教学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聆听为辅,教师作为主导,PPT作为辅助,学生被动学习。实际上,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因此,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很不到位,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主动应用于实践实验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在“生物化学”实验的传统教学中,课程设置大多为一些基础性操作或者验证类的重复实验,通常安排学生按照教材或者教师讲义中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完全体现不出实验的探究性和创新性,导致实验课教学的意义不大,收效甚微[2]。因此,在这种被动学习环境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将微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入“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还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和創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
四、微教学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微教学应用于“生物化学”理论教学
将微教学应用于“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教学,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根据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凝练核心问题,围绕该问题提前录制微课视频,上传至微课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内容提前预习或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再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梳理和讲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次,由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较多,知识点分散,有难有易,对于一些简单的章节内容可以直接把微课视频和PPT相关参考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汇报讲解,然后教师给予点评,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高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进行知识点串讲,分析重点、难点及盲点。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重对“生物化学”教材内容知识的学习。当前,“生物化学”课程的教材版本五花八门,很多院校使用的都是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而教师一般都是以一本教材为主进行教学活动,虽然各个版本教材内容大致相似,但仔细研究仍有不少细微差别。将微教学引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后,可以在微课平台上传、共享一些不同版本教材录制的微课视频,学生也可以通过观看不同的微课视频,比较学习不同版本的生化教材知识,从而对“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的掌握更牢固,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完全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形式[2]。“生物化学”虽然是一门基础课程,但生物技术领域发展迅速,微教学资源对生物化学前沿知识和高新技术补充、更新的速度要比纸质教材快,微课视频学习使学生获得生物前沿技术和发展现状的相关资料更为有效和便捷。总之,微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平台,平台上传的这些共享课程资源经过学校和教师的筛选,其有效性和可靠性都有保障。
(二)微教学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由于“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并重的课程,因此,开展相应的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微教学,教师根据实验的难易程度,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首先,对于必学的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来说,可以在授课前要求学生自主观看录制的实验微视频,完成预习任务,使学生提前熟悉实验操作的重点和难点,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其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组,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完成基础性的实验训练后,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基础,教师再提升实验难度,先给定一个选题范围,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自主设计,完成综合性实验,从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自主的动手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科研热情,形成师生互动学习的模式,使教师的作用由主导变为辅助,学生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人[3]。这种综合性实验的设计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为其以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将复杂的实验原理和相关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且学生学习的整体难度不高,实验也非常有趣,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完成学习任务,自然而然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微教学应用于“生物化学”课程的考核评价
将微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后,相应的考核方式也要多元化,不能再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单一的考核标准,要将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参与度也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这里的参与度不仅是指学生课下作业完成的情况,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活跃度,提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准确性,以及实验设计操作动手能力等也是评判标准之一。书面考试和实验报告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平时真实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在课程考核方式中,要适当地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更多考查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引入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并享受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而且,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传授更多的知识理论,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探究问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四)微教学应用于“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采用微课堂教学以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会主动预习并自主观看课程视频,提前学习课程理论知识,而且能够熟练应用于实践中。此外,课堂及课后的师生互动与交流均明显增加。在课堂上,学生主动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课后也会在微课平台留言发表看法,或在讨论区就困惑与他人进行交流;教师不仅在课堂上答疑解惑,课后也能与学生保持较多的互动,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因此,微教学不仅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微教学注重过程评价,也就是针对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及参与度的评价,教师可以直接通过成熟的微教学平台如雨课堂等,进行实时提问、课堂测验,系统会自动判定成绩,并保留教学痕迹记录,免去了教师手动批阅的麻烦,大大节省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最后,微教学的引入还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明显提高,而且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验操作的动手运用能力均有一定的增强,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化时代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不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革新、不断改进。这种小课堂大教学的微教学,以小见大,用微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建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是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大趋势。将微教学应用于“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具有高度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且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2年第3期·公共英语演讲课程中的思辨技能培养 2022/5/20
- 下一篇:2022年第3期·基于能力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202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