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突破与融合:中学主流教学法的演进与启示
徐田子 徐运夫
[摘 要] 改革开放至建党100周年以来,中学主流教学方法历经磨砺,随着教育理念与实践效果的变化逐步完善。以江苏省为例,其主要经历了板讲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法、洋思和杜郎口模式教学法(同期并行),以及学讲、活动单元导学法(同期并行)几个主要阶段,在基层实践与评课标准方面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江苏省中学主流教学法40多年的改革历程具有以下启示:“以教代学”逐步告别历史舞台,“以学促教”必将大显身手,“考创平衡”决定教学方法生命力的长度,“专业素养”是教学方法卓有成效的关键。
[关键词] 改革开放;中学;主流教学法;演进
[作者简介] 徐田子(1991—),女,江苏徐州人,博士,温州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实践教育、知识论研究;徐运夫(1966—),男,江苏徐州人,学士,徐矿集团教育中心教学研究员,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教学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0-0137-04 [收稿日期] 2021-01-04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1]。在改革开放至今的40多年中,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教学法的种类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主流教学法的发展与演变,在回溯历史的同时,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准确把握我国中学教育法的发展方向。
一、突破与融合:江苏省中学主流教学方法的发展历程
从江苏省的实践经验来看,中学主流教学方法的演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所突破与创新,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板讲教学法阶段(1978—1985)、启发式教学法阶段(1985—1991)、讲练教学法阶段(1991—2000)、洋思和杜郎口模式教学法阶段(2001—2013)、学讲和活动单元导学教学法階段(2014年至今)。每一阶段中,教学方法的落实、完善与评价都有着显著的特征,既体现出时代发展鲜明的阶段性,也凸显了不同教学方法之间不断取长补短、去粗取精、逐渐走向融合的趋势。
(一)板讲教学法阶段:恢复教学秩序,满足基本需要
1978—1985年,制定宏观教育政策,强调“双基”教学思想,恢复基本教学秩序,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对于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首先在基层由教师自发地摸索起来。教师采用更多的是极为传统的板讲教学法。
板讲教学法是教师通过系统的讲解与板书使学生获得大量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以教师主“讲与板”、学生主“听与记”为显著课堂形态,教学步骤主要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与布置课后作业。例如,可以设计详细的教案,采取简明扼要与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进行系统且突出重点的板书等,以此为学生带来“有意义的学习”,实现“双基”教育目标[2]。
评课标准最能体现一种教学方法的精髓。公开课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的是否明确,重难点把握是否准确、被突出解决;二是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练易懂,层次是否分明,课堂是否流畅;三是是否有科学性错误;四是板书是否系统、突出重点。
基于板讲教学法的实践运用与评课标准,教师能否通俗易懂地讲解核心知识点及板书出授课知识的精髓是该方法的关键,因而教师的行为、语言和书写功底成为该群体被关注的焦点。但这种教学过程存在忽视学生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嫌疑。
(二)启发式教学法阶段:一石激起千层浪,新旧摇摆寻突破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发展,关注全体国民素质的提升,以及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3]。且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密切,更加多元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涌入我国教育领域,而本土教学方法在实践的洗礼下也逐步完善,增强了学理性,提升了操作性。其中,启发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特点,在1985—1991年间取代板讲教学法成为江苏省各中学的主流教学方法。
1985年暑假,江苏省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迅速、全面、坚定地铺开启发式教学法培训。培训不仅包括该方法的操作步骤,也将其背后蕴含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基层教师,引导其把握精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却如同一枚砸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冲击了一线教师一直以来以板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教师主体”的教育理念。
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教师由于理解偏差而出现教学混乱;二是由于启发不得法且练习时间减少,教学效果一般。但是启发式教学法如同一阵新风,对传统板讲教学法带来冲击,让教师队伍重新审视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但又由于反差较大,短时间内教学实践不成熟,教学效果不显著,从而被新的教学方法所替代。
(三)讲练教学法阶段:精讲多练重效果,考查评价时与量
讲练教学法汲取启发式教学法的优势,也试着弥补它的弱势,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平衡分配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的时间,在启发式思考与应用式练习中寻求一种相对平衡。
讲练式教学法的落实与推进,以由点到面、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其核心是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其中,“讲”指向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要与难点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学生为核心的“讲”;“练”指向运用习题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举一反三。
该阶段中的评课标准主要关注两点:一是时间,二是题量。首先,一节课中学生的练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是过关的硬性条件。参与评课的教研员会看表记录时间,严格把关。其次,题目容量是另一个评课标准。在教学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增加课堂上学生的练习容量,都会准备几块小黑板,提前将练习题写好,方便学生直接在大黑板上板演练习。由于当时多媒体教学硬件设备还未普及,小黑板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这一教法容易忽视教师对学生练习做出反馈、教师的反馈是否具有启发性及学生的互助活动是否有效等问题。
(四)洋思和杜郎口教学模式阶段:从者如云求创新,形神兼备启多元
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的目标直指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涌现出大批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教育实践改革,其中以洋思、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最具代表性,引从者无数。2001—2013年,洋思、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成为江苏省中学的主流教学法。
重点谈一下杜郎口教学模式。其课堂最显著的变化主要有两点。一是空间,表现为教学硬件的改变。为了实践杜郎口教学模式,充分扩大并满足学生小组讨论的空间需要,黑板的数量增加了许多。教室在原有的基础上于左右两侧墙壁上各增加2块黑板,以供8~10个讨论小组使用。二是时间,表现为教师备课模式的改变。在杜郎口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超过三分之二的時间都由学生掌握,且主要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师的角色由讲授者转变为组织者与引导者。
评课标准在这一阶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关于教学设施的硬件评估,即观察教室的墙壁上是否有多块小黑板,或者观察围坐在一起的组员中间是否有一块可以被随时写画的黑板。二是关于教学活动的“软件”评估,既评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秩序、流程、层次等方面的引导是否到位,又评估学生合作学习是否热烈、问题是否切合教学重难点、学生讲解是否清晰明确、是否有创意性疑问的出现等。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课堂来说具有极大的颠覆性,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导的课堂[4]。它的成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难被完美复制。
(五)学讲和活动单导学教学法阶段:量化质性综合评,自主合作学会学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中,教育领域进行了多个专项改革。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5]。教育向着多元化、综合化、细致化、开放化发展。在江苏省内,中学主流教学方法异彩纷呈。
以学讲教学法为例,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该方法主要包括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几步。
学讲教学法的评课标准主要分为“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师导学活动”两大部分。该评课标准有着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评价标准全面且细致,包括两大项八小项,兼顾教师与学生的各项活动;二是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共存,每一个评价项目中既设置了分数,也有针对每个项目的具体描述;三是对课堂中学生活动的观察与评价占总评价的65%,凸显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总结与展望:立足江苏改革历程,展望未来教与学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中,江苏省内中学主流教学方法的演进由传统到当代,由统一到多元。新方法的产生并不是对旧方法的取代,而是对其的不断完善与整合。旧方法虽不再是主流教学方法,但也在新方法的基础上发挥着自身独到的作用。由此,多元教学方法在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下不断调整与改进。回顾总结,见微知著,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展望。
(一)“以教代学”教学法将告别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之初,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呈现被动化、知识的传递单向化,陷入“注入式”的教学怪圈。在当下,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各种关键能力,成为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学会学习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忽视学习主体的“以教代学”,必将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多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关注学生需要的、以能力与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所取代。
(二)“以学促教”新教法必将大显身手
展望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其使命在于让学生摆脱书本知识的“奴役”,养成独立人格,发展创新能力,解放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为国家民族的发展与强盛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在课堂教学中,以思考促表现,以表达促交流,以展示促活动,学习伙伴通过“讨论-争鸣-再讨论-再争鸣”,必将生成“思维风暴”,而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就在这“一破一立”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与升华,言语表达就在思维交锋中得以深化。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生成“思维风暴”“独立思考”“批判创新”,教师的“教”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从学生的疑难处与需要处去思考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
(三)“考创平衡”决定新教法生命力的强弱
教育法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石,更应该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落到实处。但目前,高、中考及招收区域外学生的选拔性考试的“指挥棒”依然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因此“考创平衡”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教师设计、调整、运用教学方法所应关注的要点。所以,在设计与运用教学方式时,要适应当前教学形式与环境,将有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同考试进行有机结合,让创新能力的培养助力考试,也让考试成为检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由此,教学方法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满足学生个体与国家集体发展的需要。
(四)“专业素养”是新教法卓有成效的关键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运用它的教师能够理解它的追求、本质、意义;能够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灵活调整与实施,既不囿于固定的步骤,也能够抓住教学方法的本质与核心,在一定的情境中最大化地发挥作用;能够在实践后及时地进行回顾、总结与反思,找出优势与不足,升华认知,为下一次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做到这些,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没有高素质的引导者与使用者,再好的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无。这正是为何在同样的方法培训后,一些教师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另一些教师由于掌握不良而放弃新教法的学习与运用。因此,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势在必行,是新教法卓有成效的关键保障。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文化科学素养、业务能力素养和教育心理素养等。综合来看,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学生良好的教育和管理能力,对业务深入的探求精神,对自身心理调节与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以及教师自我创新的意识是最为核心的素养。国家要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教师自己也不能故步自封,要不断学习、大胆尝试、小心求证,提升自己探究、整合、创新的专业能力,在更高层次上落实新教法。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3.
[2]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7):64-7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1985-05-27)[2020-03-09].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82.html.
[4]张家军,鲍俊威.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70年的回顾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9):63-70.
[5]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2014-04-08)[2020-03-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
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Breakthrough and Integration: The Evolu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Mainstream Teaching Method in Middle Schools: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an Example
XU Tian-zi1, XU Yun-fu2
(1.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China;
2. Education Center of Xuzhou Coal Mining Group, Wenzhou, Zhejiang 22100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mainstream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s have been honed and gradually improved with the changes of educational ideas and practical effects.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it has mainly experienced several main stages, such as board teaching method,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lecture and practice method, Yangsi and Dulangkou mode teaching method (simultaneous and parallel), and learning and speaking, activity unit guidance method (simultaneous and parallel). It has distinct stage characteristics in grass-roots practice and course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reform of mainstream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s in Jiangsu Province for more than 40 years ha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enlightenment: “replacing learning with teaching" gradually leaves the stage of history”, “promoting teaching with learning” is bound to show its talents, “balance between examination and creation” determines the length of vitality of teaching methods, “professional quality” is the key to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reform and opening up; middle school; mainstream teaching method; evolution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说课的认识和反思 2021/9/22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基于VR操控的无人机系统在农业教学中的应用 20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