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4期:团队精神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8 17:16:06

团队精神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姚刚 陈青华 王永生 司维超 齐玉东

[摘 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团队精神是每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以团队精神为主线开展德育对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人才培养需求,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本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以团队精神作为课程思政内容的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团队精神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旨在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团队精神;课程思政;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

[课题项目] 2020年度海军航空大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项教学研究课题“融入团队精神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2020606043)

[作者简介] 姚 刚(1985—),男,山东滨州人,博士,海军航空大学岸防兵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装备信息化研究;陈青华(1979—),女,山东新泰人,博士,海军航空大学岸防兵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装备信息化研究;王永生(1978—),男,河南驻马店人,博士,海军航空大学岸防兵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指控与火控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4-0013-04 [收稿日期] 2021-06-08

引言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含义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要通过大学的所有课程来体现,各门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要被充分挖掘和运用,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目的,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1]。相比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课程思想政治能够补其不足,增其光彩。思想政治教育入课堂,是大势所趋。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在高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价值塑造是第一要务。课程思政的元素在不同学科的聚焦点略有不同,但是对于团队精神则是所有学科都需要关注和体现的。团队精神是每一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品质,生活、工作、学习中存在很多类型的团队。在日常生活中,团队精神的培养往往依靠体育活动来实现,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体现较少。在学习中,教师需要利用课程思政的机会,将学生的生活友谊和团结提升为科学的自主性的团结意识。

本文以计算机网络专业课为例说明团队精神在课程思政中的具体实践,从而将团队精神的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教学。

一、团队精神的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国家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是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此同时,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社会不仅需要能够担当大任的英雄,更需要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并兼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有每个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团队精神的内涵,了解自身的价值,才能在团队中发挥个人的作用。通过团队协作,个人价值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达到团队与个人的全面成长提升[2-5]。

团队精神是以张扬个性为基础的,核心是协同合作、优势互补,最高境界是向心力、凝聚力。团队精神强调的是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之和,也就是1+1>2,但是这种力量是以每个人的个性专业发展为基础的,在集体中要尊重个性人格,相信所有的人。团队管理时要充分分析、辩证对待每一个团队成员,通过综合考虑成员的个性,妥善分配任务,使個体潜力、兴趣与团队目标得到有效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特长。为了更好地协同合作和优势互补,需要加强团队内部人员的沟通,处理好团队的人际关系。只有良好积极的沟通,才能进行有效合作。通过沟通,不但可以互通内部人员的有无,而且可以互相理解对方在工作中的难处,从而形成更好的团队氛围。团队之中,每个人都要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就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每个人都为了这个目标奋斗。并且,这种奋斗力量来自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共同的价值观。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引导成员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团队精神的内涵可以总结如下:为了共同的团队目标,有机地组合团队每个人的优缺点,将个人的潜能和个性充分发挥出来,让所有人员为了统一目标奋斗,协同合作,自觉地认同必须担负的责任,愿意为此共同奉献。

二、团队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是新世纪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时代呼唤,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党中央和教育部对课程思政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课程思政是要通过构建“三全育人”的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始终的一种教育理念[6-8]。团队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团队精神为主线进行课程思政,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聚焦,在实施过程中更加接地气、更易执行。

时代需要英雄,但更需要优秀的团队。拥有优秀的团队,才能使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企业朝着更高和更远的目标不断迈进[9,10]。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中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能力、兴趣等,但作为一个社会人、现代人,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则会陷入孤立无援之地。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想要创新创业,则必须具有团队精神。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团队精神与人格特质相关显著,拥有良好团队精神的人,更加乐观,做事有条理,毅力更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大学生在校及毕业后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思政设计: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

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需要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相互补充,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努力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制定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深挖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围绕课程目标实施融入团队精神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优化课程评价方式,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水平同时得到提高。

(一)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结合现有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以团队精神为课程思政主线,找到思想政治元素与本门课程的“触点”,确定融入团队精神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团队精神的思想政治元素。研究前期,课程组组织集中备课,学习团队精神的精髓,对课程的思想政治点集思广益,并进行合理分工,为思想政治元素的细化打下基础。确立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后,将各个章节的内容进一步细分,结合团队精神深入挖掘和提炼思想性强、充满正能量、有教育启发意义的思想政治元素,将其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

(二)做好课堂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将团队精神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挖掘知识点中的团队精神元素,并实现二者间的自然过渡,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巧妙发挥课程思政的功能。

在厘清知识点与思想政治元素结合点的基础上,再一次细化教学环节。在具体理论课堂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课前導学、课中学习、课后巩固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团队精神的思想政治内容渗透到每堂课,比如计算机网络定义中团队精神的体现、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次的合作协调等。在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元素结合时,要恰当地运用比喻、类比等方法。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网络定义时,将整个网络比喻为一个“团队”进行工作,分析网络为了达到通信和共享的目的,需要各部分分工协作。在学习网络模型的层次时,无论是OSI/RM参考模型,还是TCP/IP模型,都运用了网络分层的概念,都是为了把“网络通信”这个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分层,可以引申到现在社会中完成一个复杂工作需要团队精神,需要所有人分工协作。通过讲解OSI/RM参考模型中每一层次都有特定功能,但不相互独立,需要利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才能完成一次数据的有效传输,与分工协作、互帮互助联系起来,教育学生要团结协作,遇事互相帮助。在讲解“协议”知识点时,可为学生融入团队的规则与制度等思想政治元素。

(三)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进行课程评价时,相应地调整课程评价的标准,兼顾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合理设置二者的比例,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

要将思想政治元素的评价机制融入教学效果的评价中,加入基于团队成员配合程度和个人素养等方面的思想政治素养评价,以形成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课程结束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电话跟踪等方式,了解思想政治元素在具体岗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并根据反馈效果进行教学改进。

四、团队精神培养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把培养团队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并体现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团队精神培养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施。理论讲解方面,主要是向学生讲授团队精神的基本概念、内涵等知识;实践方面,通过学科竞赛和合作学习实施。

(一)理论讲解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授团队精神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以团队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在团队精神理论讲解的同时,利用课程的知识点渗透团队精神,布置查阅团队精神内涵的作业。学生通过课上学习和课下自学,了解团队精神的相关知识,从内心理解团队精神的内涵,真正明白在团队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利用优秀团队的实例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爱国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向学生介绍课程组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课程组的每个教师努力扮演好团队中的一员的角色,用知识、人格去感染影响学生。一个有团队意识的教师,更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

(二)学科竞赛

依托计算机类社团,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生通过学科竞赛,在发挥个人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团队成员的配合,更好地完成任务。通过发挥团队精神的力量,学生会更加积极地配合团队协作。学科竞赛一般是需要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有限定题目的,也有开放式选题的。作品完成过程包括问题分析、作品设计、作品测试、论文撰写、作品展示、作品答辩等环节,耗时从72小时到3个月不等。这些复杂的过程需要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队长在组队和任务分工时,需要考虑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队长需要具备团队领导能力和分工协作意识,让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文字功底强的学生负责论文的撰写,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技术攻关。在整个参赛过程中,参与的成员都要做好时间分配,处理好竞赛与学习、生活等的关系。

在竞赛组织中,要以团队精神的课程思政为导向,确立明确的团队精神培训目标体系,确保学科竞赛过程中有清晰的方向和思路,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出现只追求奖项或奖金的功利性现象。竞赛中不但要注意发挥学生团队的作用,还要发挥指导教师团队的作用。在选拔参加学科竞赛学生时,专业应该多样化,各专业学生发挥所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培养团队精神的同时,可以锻炼学生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意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是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以学生组成小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对知识内容的探索、交流和实际操作。这样的学习模式既能明确责任分工,让学生相互帮助,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性,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利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培养学生更好的合作习惯。

在小组合作组织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综合考虑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学生性格、合作精神等因素,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教师适时进行指导,以讨论小组合作方式,提高学生合作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对于每一名大学生来说都很重要,尤其对于军校学员,只有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团队精神才能让军队更强大,使国家更繁荣昌盛。以团队精神为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的主线,有机地融入其他思想政治元素,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德智同育的目的。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