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7期·教师指导关系对学生知识分享的影响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3 11:03:29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7期

李家骥,麻芳菲

[关键词] 知识分享;学习动机;探索性学习;目标导向

[作者简介] 李家骥(1993—),男,河南郑州人,硕士,信息工程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量子信息研究;麻芳菲(1992—),女,河南郑州人,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7-0153-04 [收稿日期] 2021-09-11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看作是个人发展和成才的关键资产。不同于中学学习,高等教育下学生在课堂上和实际学习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复杂、多学科和跨学科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分享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1]。知识分享是指个体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容易接收的形式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2]。学生的知识分享行为能够使知识拥有者和接收者不断的巩固和汲取知识以满足成长需要,关系到了学生整体的知识丰富水平及自身发展前景。学者也提出高教机构是知识的储存库,旨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知识管理技能,不只是提供知识[3]。其中,知识共享已经成为知识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现有研究从主体因素、客体因素、环境因素及结构因素四个方面探索学生的知识分享行为是如何受到影响的[4]。但通过文献阅读发现,已有研究过多的关注各个影响因素如何独立影响学生的知识分享行为,忽略了各个因素之间对于知识分享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5],并且较多关注的是学生之间的行为对于知识分享的影响[6],鲜有研究关注学习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主体——教师对于学生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

事实上,教师是学生动机和行为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7]。学生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本文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出发,研究教师指导关系对学生知识分享的影响。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交换是个人受到可以从交换另一方那里得到回报的激励而产生的自愿行为[8]。由于教师指导为学生提供了信息和知识,增强他们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认可程度,他们会在同伴间进行知识分享。

教师指导与学生的知识分享之间存在一定的“黑箱”。一方面,教师指导关系较强时,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学生能获得教师的支持和帮助,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鼓励和维持学生持续学习的一种倾向,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获得了一些新的知识和能力,为了掌握并牢固这些知识,他们会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学习。综上所述,本文旨在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阐释学生知识分享的机制和特征,探讨教师指导关系对学生知识分享的影响,从而提出学生知识分享的实现策略。具体而言,本文选取教师指导关系为自变量,选取学习动机和探索性学习为中介变量,选取成就目标导向为调节变量,探讨其中的作用路径和边界条件。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教师指导关系与学生知识分享行为正相关。假设2,学习动机中介了教师指导关系与学生知识分享行为间的关系。假设3,探索性学习中介了教师指导关系与学生知识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假设4,学习动机和探索性学习连续中介了教师指导关系和学生知识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假设5,成就目标导向正向调节了教师指导关系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即相较于低成就目标导向的学生,教师指导关系与高成就目标导向的学生知识分享行为间的正向关系更显著。假设6,成就目标导向正向调节了教师指导关系和知识分享行为之间的间接关系。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过程

本研究对广东、河南、浙江、江苏和山西等地大学生进行线上数据收集,统计了大学生的人口统计学信息、教师指导关系、学习动机、探索性学习、成就目标导向及知识分享行为,本次数据收集一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数据为271份,问卷回收率为90.3%。样本的具体构成如下:性别方面,男性大学生占比为35.8%,女性大学生占比为64.2%;年龄方面,61.6%大学生年龄介于18~21岁之间,22和23岁的大学生,占比為29.9%;大一到大四分别为22人、81人、87人及49人,研究生及以上的大学生为32人;样本中有115人为班干部。

(二)测量工具

教师指导关系:本研究改编宋培林和黄夏青(2008)开发的量表来测量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指导关系,包含学业指导和社会心理指导两个维度,每个维度有5个题项[9]。在本研究中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03和0.832,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1。

学习动机:Huang等学者(2010)在研究中使用的4题项量表[10],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79。

探索性学习:选自朱朝晖和陈劲(2008)开发的量表,分别用4个条目衡量探索性学习[11],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3。

知识分享行为:使用张振刚、余传鹏和李云健学者在2016年开发的量表来衡量学生进行知识分享的意愿[12]。包含5个题项,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7。

成就目标导向:使用Elliot和McGregor学者(2001)开发的量表来衡量学生的成就目标导向[13]。选取其中的4个题项,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10。

控制变量:为了更好地验证教师指导关系对学生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中将大学生的年级、班干部任职及性别作为控制变量。

二、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

由于本研究是在同一时间点收集的数据,问卷均由学生自评,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本研究进行harman单因素方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公因子的解释率为31.62%,低于40%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认为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描述性分析

通过SPSS.22对各变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教师指导关系与知识分享、学习动机和探索性学习正相关(r=0.47,p<0.001;r=0.50,p<0.001;r=0.48,p<0.001),学习动机与探索性学习正相关(r=0.66,p<0.001),学习动机与知识分享正相关(r=0.60,p<0.001),探索性学习与知识分享正相关(r=0.55,p<0.001),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动机正相关(r=0.41,p<0.001)。这些结果符合理论预期,为研究假设提供了初步支持。

(三)假设检验

为了检验假设是否成立,我们进行了回归分析。假设1预测了教师指导关系和大学生知识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教师指导关系和学生知识分享存在显著正向关系(β=0.40,p<0.001),因此假设1成立。

为了进一步验证学生学习动机和探索性学习在教师指导关系与学生知识分享之间的中介效应,我们通过process插件模型6进行验证。在引入学生学习动机后,教师指导关系和学生知识分享的影响系数从0.40下降为0.20(P<0.001),间接效应为0.15(95%CI[0.086,0.227]),结果表明学习动机中介了教师指导关系和学生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因此,假设2成立。同样地,在引入探索性学习后,教师指导关系和学生知识分享的影响系数从0.40下降为0.24(P<0.001),间接效应为0.04(95%CI[0.007,0.077]),结果表明探索性学习中介了教师指导关系和学生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因此,假设3成立。对于学习动机和探索性学习的连续中介效应,本研究通过process插件中的模型83进行检验,在引入学习动机和探索性学习后,教师指导关系和学生知识分享的影响系数从0.40下降为0.16(P<0.001),间接效应为0.05(95%CI[0.012,0.087]),结果表明学习动机和探索性学习连续中介了教师指导关系和学生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因此,假设4成立。

假设5和假设6预测了学生成就目标导向的调节效应。为了检验该假设,本研究继续使用process插件中的模型83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教师指导关系和成就目标导向交互项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边界显著(β=0.10,p=0.06<0.1)。因此,成就目标导向调节了教师指导关系与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5成立。进一步地,教师指导关系与学生知识分享行为之间被调节中介效应也显著成立(效应=0.01,90%CI[0.001,0.026])。因此,假设6成立。

三、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教师指导关系如何影响学生的知识分享行为,通过对27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对教师指导关系、学生知识分享行为、学习动机、探索性学习,以及成就目标导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力实证支持,丰富了教师指导关系与学生知识分享的文献。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指导关系为自变量、学习动机和探索性学习为中介变量、成就目标导向为调节变量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边界条件。结果显示:(1)教师指导关系与学生知识分享行为正相关。教师指导关系对于學生的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学习动机中介了教师指导关系与学生知识分享行为间的关系。(3)探索性学习中介教师指导关系与学生知识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4)学习动机和探索性学习连续中介了教师指导关系和学生知识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5)成就目标导向正向调节了教师指导关系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即相较于低成就目标导向的学生,教师指导关系与高成就目标导向的学生知识分享行为间的正向关系更显著。(6)成就目标导向正向调节了教师指导关系和知识分享行为之间的间接关系。这些发现不仅进一步验证了现有文献的研究结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已有研究,丰富了有关教师指导和学生知识分享的文献。

首先,从现状看,有关教师指导和学生知识分享行为之间关系的文献还非常少,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扩展,同时提供了实证支持。教师的指导关系对学生知识分享行为起正向预测作用,教师的指导关系能够通过对学习动机和探索性学习的中介来正向影响学生的知识分享行为。且这种影响受到成就目标导向的调节。

其次,利用社会交换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此研究结果。在教师指导关系中,学生作为被指导对象获取了知识,得到了帮助。学生会想要做些事情来回报教师的指导,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以及将自己获取的知识与同学进行分享就是很好的回报方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会激发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欲望,而对于渴望获取新知识的学生,不仅希望从教师的指导中获取新的知识,同样希望从同学间获得一些新的知识。教师的指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一步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欲望,并最终促进学生的知识分享行为。

总的来说,本研究具有以下理论意义:(1)证实并拓展已有研究的相关结论,并提供了相应的实证结果。(2)本文为知识分享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研究教师指导关系对学生知识分享的影响。

(二)实践启示

本研究对于高等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1)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地付出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性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多的分享自己的知识,形成一个共同学习的氛围。(2)研究结果表明成就目标导向越强的学生,教师指导关系对其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强。因此,当遇到成就目标导向较强的学生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指导,使其更愿意与同学和教师进行知识分享,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其中。当遇到成就目标导向较弱的学生时,教师应该进行更多的指导,帮助其建立较强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性学习的欲望,鼓励其积极与同学交流,使其融入其中,进入学习的正向循环。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