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4期:面向特色产业集群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8 17:20:19

面向特色产业集群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丁剑楠 邹华 杨桂军 李祎飞

[摘 要] 研究生教育背负着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如何创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目前高校工科专业的新课题。以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当地环保特色产业集群的特点,从完善校企协同培养体系、拓展校企合作平台和改进利益保障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初步实践表明,创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符合人才培养中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要求。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环境工程;校企合作;特色产业集群;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江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结合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专业硕士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2019-15)

[作者简介] 丁剑楠(1988—),男,安徽淮南人,博士,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型污染物研究;邹 华(1972—),男,江苏无锡人,博士,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杨桂军(1979—),男,广西桂林人,博士,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4-0180-05 [收稿日期] 2021-06-03

引言

習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2018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通过一系列具体政策的实施,鼓励推动本省产学研深度融合[2]。高校研究生教育背负着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同时,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形势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由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转变,对研究生的培养重点从传统学术型硕士转变为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从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度重视。数据显示,在2019年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中,16.1万人报考学硕,占42%;22.2万人报考专硕,占58%,专硕报考比例已连续3年超过学硕[3]。江苏省作为研究生教育大省,在2017年,省内34所普通高校招收专硕研究生总人数(32471人)已超过学硕研究生总人数(25322人)[4]。政策导向和生源结构转变为高校研究生培养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如何创新专硕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目前高校工科专业的新课题。

目前,专硕研究生的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存在碎片化、单一化、制度缺位等问题,根据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推进差异化战略,积极投入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的“蓝海”中,以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出发点,结合特色产业集群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在专硕培养思路、产学研合作形式、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模式创新、平台创新、制度创新,积极践行产学研深度融合,对创新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趋势

校企合作能够有效汇聚并融合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互利共赢,是研究生产学研协同培养的重要实现路径。因此,校企合作培养对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造就应用复合型人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高校自身角度考虑,积极与企业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能够有效弥补自身在工程实践方面的不足。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国内一流大学通过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校企合作[5,6]。美国高校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了大量的企业捐赠投资和地方政府、社区的经费支持,用于培养企业和地方的紧缺人才;德国校企合作模式起源于职业技术教育,以“双元制教育”为理论基础,教学活动在企业与高校之间轮流进行,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日本将校企合作教育作为基本国策,研究生在高校完成基础学习后进入相关企业,由企业提供培养场所、课题和经费,并由企业和高校共同支持研究生完成学业,作为回报,企业具有优先签约权。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经过十余年探索,形成了“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双导师制”,突破惯例,把企业导师作为主导师,学校导师作为副导师。该模式将研究生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交大培养为主,侧重于理论学习,完成交大与宝钢共同规定的课程学习;第二阶段以宝钢培养为主,研究生深入宝钢参加工作实习、实验和论文设计,培养其工作实践、技术应用、科研开发能力。“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学校、企业和导师、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即通过研究生的培养,形成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的内部机制,推进自身发展和共同进步[7]。但目前国内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与国家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有学者指出,国内高校普遍未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关系,横向的社会服务只被作为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渠道[5],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二、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专硕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环境工程是集理论、技术和实践于一体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具有理工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环境工程专业必须突出实践应用教育环节,注重与实际相结合。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家和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以培养技术骨干或核心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定位符合学校总体“以工为主”的类型定位。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本专业的专硕招收人数历年来均占研究生招收总数的大半。2019年,江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共招收专硕44人,学硕21人。专业定位和生源结构决定了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专硕培养中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视,通过学习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本专业专硕培养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持续进步。无锡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在践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相关环保企业逐步成为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硕培养的重要助力,不仅作为项目合作方与培训基地共同全面参与专硕培养过程,同时也成为专硕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去向。

县域经济发达是无锡乃至苏南地区的重要产业特征。宜兴以环保科技工业园和高塍镇为核心,聚集了1400多家环保企业,约占无锡市相关企业总数的90%,形成了国内领先的环保产业集群。现阶段,宜兴环保产业集群致力于突破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然而,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克服一系列制约因素,包括企业规模较小、产品趋同、竞争力低下、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8]。因此,推动科技创新、引进科技人才成为县域经济突破发展制约的重要抓手。目前,县域城市、乡镇在高端技术人才引进方面难度较大,在产业配套设施等方面无法与大中城市相比,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到县域聚集、工作和生活,这成为制约宜兴环保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矛盾。吸引高校入驻,依托当地产业集群,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反哺当地产业,既可以有效促进高校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也可以为宜兴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根据江南大学战略部署,环境工程专业有必要扎根宜兴,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合。宜兴作为“环保之乡”,环保产业已成为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与当地环保企业深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享利益、共担风险、互补资源,成为保障本专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现阶段,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主要集中于与大型国有企业的产学研协同(如“交大—宝钢”模式),结合县域产业集群的协同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还十分有限。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结合县域产业集群特色,开展专硕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践行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具有区位和人员优势,更有迫切的现实需要。本专业依托宜兴环保产业集群,对专硕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能够为其他具有相似背景的兄弟院系提供参考借鉴,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起到探索作用。

三、面向环保特色产业集群的专硕培养机制构建

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硕研究生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践行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成为专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1)专硕的产学研协同培养碎片化,无法达到深度融合的新要求。在本专业的专硕培养环节,虽设置了企业导师和专硕实习基地,但产学研协同培养的逻辑层次模糊,存在简单化、形式化现象,实践效果不彰。(2)对产学研合作的理解单一化。本专业虽积极践行产学研合作,但存在前文提到的国内高校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如仅将校企合作作为弥补教学科研经费的渠道,专硕研究生的实践培训不够全面,工程素养缺位,可能会导致工作后适应周期长、持续发展潜力不足。(3)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的保障制度存在一定缺失。本专业积极鼓励专硕和研究生导师践行产学研深度融合,但在学生和导师的权益维护方面还存在制度上的缺失,仍存在“唯论文”“唯奖项”等倾向,不利于师生大力践行产学研合作。

面对机遇与挑战,基于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特点,结合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及其发展需求,创新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培养模式的构建创新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明晰产学研协同培养思路,构建完善的培养体系,在专硕的入学、授课、研究实践、毕业等环节始终贯彻产学研深度融合理念。(2)真正立足于宜兴,与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深合作,拓展合作形式,为专硕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开展提供广阔平台。(3)健全保障制度,通过政策导向为专业师生践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提供助力,解除后顾之忧。

建立健全专业与当地特色产业集群合作机制,促进专硕培养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专硕培养机制构建和实施的重点。宜兴环保产业园区具有县域产业集群的普遍特征,优势产业突出,人才和技术需求大,但相较于大中型企业,县域产业集群中的单个企业可能无法有效参与产学研合作中的专硕人才培养。因此,针对县域产业集群特征,因地制宜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与产业集群共同搭建专硕人才培养平台,加强专硕在集群不同企业间的流动培养,突破专硕研究生实践培训不全面、工程素养缺位等瓶颈,是保障专硕培养顺利开展的关键。

针对当前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专硕培养中的制约因素,在专业建设中需进一步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以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为切入点,贯彻产学研深度融合理念,厘清入学、授课、研究实践、毕业等环节的培养思路,构建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培养体系;依托宜兴环保产业优势,结合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特征与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因地制宜共同搭建专硕培养平台;全力保障师生践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宗旨,推动本专业的专硕产学研协同培养相关制度改革。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践行过程中,基本的实施方法和路径包括完善培养体系、拓展合作平台、改进保障制度。

1.完善培养体系,激发内源动力。发挥高校人力资源优势,在专硕研究生入学、授课、开题、研究实践、中期考核、毕业等培养环节始终贯彻落实产学研深度融合宗旨,吸引并保障企业全面参与专硕培养过程,厘清培养思路,以达到完善专硕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目标。(1)在专硕的入学复试环节,适当强调环保工程相关内容考核,作为专硕复试的加分项;(2)改善入学后第一学期的集中式授课体系,引入“工学交替”的多学期分段教学模式,以环保工程能力成长为主线,将一部分学分适当分配在校企项目参与、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等实践阶段,实现授课体系的“校企衔接”;(3)在专硕的开题、研究实践、中期考核、毕业等核心培养环节,采取多种手段践行产学研深度融合,落实“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全面参与以上环节,围绕合作平台与校企项目,坚持项目中心的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统一专业、企业、导师、专硕四者间的目标,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发产学研協同培养体系改革的内源动力。

2.拓展合作平台,强化外源动力。结合县域产业集群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专业与县域产业集群合作机制,同时拓展思路,因地制宜,与产业集群共同建设各种形式的专硕人才培养基地,为专硕培养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广阔平台。(1)力争在产业集群核心区域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将专业在技术研发及其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智力资本同企业的技术转化实践平台实现有机联结、配置。(2)依托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以点带面,结合产业集群特征,组建广泛的人才培养联盟。相较于大中型企业,县域产业集群中的单个企业可能对人才培养和技术的需求不够稳定,通过与集群中的多个企业组成人才培养联盟,可以获取稳定的专硕培养需求和培养资源,同时可以促成专硕研究生在各企业间的流动培养,从而避免实践培训不全面、工程素养缺位等弊端。

3.改進保障制度,提供政策助力。充分考虑产学研合作对实践性、创新性的要求,通过健全保障制度,引导专业师生积极践行产学研合作,为专硕的产学研协同培养解除后顾之忧。(1)在教师绩效、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方面,改变“唯论文”“唯奖项”的传统观念,提升产学研合作成果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2)在专硕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毕业要求等方面,将专硕参与校企项目经历、投身产学研合作所创造的价值等进行量化,并纳入评价指标体系;(3)鼓励企业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为专硕研究生提供经济保障,同时通过制度导向,为提供资助的企业提供优势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形成互利互惠的良性循环。培养模式 如图1所示。

结语

环境工程是典型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在本专业的专硕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校企协同培养尤为重要。目前结合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研究生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建设案例十分有限,针对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现实情况,根据宜兴环保产业集群发达的特征,结合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及其发展需求,创新专硕研究生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以期能够与当地环保产业深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享利益、共担风险、互补资源。结合专业自身情况,从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角度,积极践行国家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要求,在完善培养体系、拓展合作平台、改进保障制度三个方面构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本专业与宜兴环保产业集群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对专硕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践行,可为其他具有相似背景的兄弟院系提供参考借鉴,获得的经验教训将有助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