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8期·新时代大学生信仰在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2 10:24:29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8期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教育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东北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外语课程思政示范项目”(JG2020020)

[作者简介] 杨项宇(1994—),男,河南驻马店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8-0040-04 [收稿日期] 2021-06-23

一、信仰力量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类的发展史,特别是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况而创立的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放眼世界皆准的客观真理。在某种程度上,它为人类寻找到一条最终的出路,这个出路就是共产主义。人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后将成为自身的主人。由此可见,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现实世界基础上的美好而崇高的愿景,鼓舞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全人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奋斗。由此,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性著作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在救亡图存的探索中,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纷纷信仰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中国走上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一定要有坚定的信仰,没有信仰就会精神上“缺钙”。唯有信仰坚定,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在当代,《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真理力量仍旧能够为大学生指明道路。《共产党宣言》是人类为理想而奋斗的重要推动力。《共产党宣言》充满奋进的力量。例如《共产党宣言》中提道: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同时,提出在对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清算的时候要采取坚决彻底的批判态度。这些也启示我们,在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决与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确保正确的前进方向,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2]。

二、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问题

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体状况良好,对党的领导高度认同,对党和国家发展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同时,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环境日益复杂,有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缺乏深刻认识

新时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大多数都是来源于教材和思政课教师,但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认真研读,所以很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常识性知识,而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实践活动。这种认知的现象体现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直观性认知的特点,他们并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其他社会思潮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人们广泛认可的。现在教材中有很多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哲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宏观领域的論述,学生难以从中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导致难以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日益淡化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清楚是造成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日趋淡化的直接原因。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愈发习惯从自我角度出发思考和判断,渴望获得更多关注和自由。但是由于大学生长期处在校园这种比较安逸的环境,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容易迷失自我,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此外,虽然大多数高校长期推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但是部分高校的相关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生动性较弱、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等,这些问题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感较弱。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大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偏差,从而造成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淡化。

(三)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日趋功利化

随着社会发展,在大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呈现日趋功利化特征,“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等快餐新闻也冲击着大学生,导致许多学生渴望名利、沉迷游戏和网络交往,缺乏自我约束和管理,不注重利用课余时间提升自我。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社会上的新事物层出不穷,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就业浪潮中更具社会竞争力,抱着发展自己前途的思想去入党,这种思想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逻辑的。总之,新时代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任何时候都永不言弃的精神,面对困难时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引前行道路,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对大学生信仰塑造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坚持把教育同物质生产实践相结合,这里主要包含教育和物质生产实践,充分说明了教育和物质生产实践二者很十分重要,缺一不可。在马克思的世界观中实践被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主张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更注重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学习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在大学时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始终坚持理论联系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维,与时俱进的原则有利于大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认识的正确性,从而不断地深化和丰富自己的思想观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信仰是一个人的情感寄托,寄托着一个人的灵魂,只有人民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个国家和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才能实现民族复兴。认真学习和研读《共产党宣言》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坚持初心不移、保持使命在肩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在平凡的大学生活中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体现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1,3]。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大学生作为支持国家发展的主要群体,注重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尤为重要。要想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就必须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进行坚定信仰教育。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从大学生的现实世界出发,注重培养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感悟,是大学生能够理性辨别社会上各种正负面的信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在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方面发挥的价值判断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根植于大学生的头脑,使大学生能够将科学的世界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丰富大学生的头脑,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在面对复杂纷繁的社会问题时,能够坚定自己的价值判断,升华个人的精神境界。

四、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施路径

真理对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信仰力量,注重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强化大学生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意识,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注重教育引导,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

一定的知识积累是信仰形成的基础,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作用。思政课要在这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4]。需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需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排除各种学习的障碍,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会贯通,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认同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寄托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需要加强大学生对自身主体性的认同,强化大学生的主人公意识。积极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全民阅读活动。新时代,可以继续深化和发挥这些活动的育人作用,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感受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伟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在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丰富自身精神境界的前提下,更要时刻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关注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全心全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为建设社会主义現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加强实践养成,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断深化。马克思和恩格斯除了创作革命的理论指引无产阶级革命外,他们也积极地投身到革命中,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检验自己的理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系统的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大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已经接受了长期的教育,拥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讲究系统性和科学性。理论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必须要运用到实践中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革命理论创作的同时,还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去。马克思主义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在他看来实际行动要远比纲领的制定和理论的创作更为重要。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样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成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