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3期·将思维导图引入“中医学基础”教学的必要性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5/20 16:20:55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期

莫芳芳 马淑然 王彤 刘雷蕾 高思华

[关键词] 中医学基础;思维导图;教学质量;中医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No.10400633210005)

[作者简介] 莫芳芳(1982—),女,天津人,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马淑然(1965—),女,河北顺平人,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高思华(1957—),男,山东枣庄人,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通信作者),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3-0125-04 [收稿日期] 2021-07-01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1]提出的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即在层级和分类的基础上,设定一个特定主题,通过某种关联来分析,借助关键词或图形标识来分支,利用颜色和字形的变化将放射思考过程和结果视为可见的工具。它作为一种综合运用文字、符号、图片、色彩的图形思维工具,使用可视化的方法通过放射状的图表绘制思维过程,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激发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2]。自思维导图创立至今,因其优越性,已经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涉及众多领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可视化的教学辅助模型,思维导图亦被中外教育学者广泛关注。

一、思维导图在中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概况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发散思维导向模型,是人脑功能的模拟。它可以用来模拟大脑的功能,借助人脑的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将大脑的信息进行有效加工,促进学生在理性与感性、逻辑与想象之间实现平衡的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促使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国外的教育改革实践项目里,人们正在积极地将思维导图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例如,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展了关于思维导图与学习的探索研究,甚至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也已经开始使用和教授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各种学习过程中能够创造出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尤其是能够在趣味中体会学习与思考的乐趣。近几年来,让思维导图得到推广成为众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3]。

目前在中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思维导图在经典理论、基本理论、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等多个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例如,徐强等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金匮要略”的教学中,认为这一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训练,同时也能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值得积极推广[4]。李卫强等在“伤寒论”等经典课程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发现其可帮助学生厘清整本教材及每个篇章的脉络,并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连接成有效的临证思维,对于加强学生的中医药理论功底,以及现阶段国家实施的中医卓越医师培养教改计划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5]。陈广鸿等通过利用思维导图来构建“中医诊断学”的思维网络,将枯燥的诊断学知识可视化,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增强了教学互动,为“中医诊断学”课程教育提供了一个新思路[6]。程传浩在学习思维导图的理念和方法后,将其运用于“方剂学”的备课、教案设计、幻灯片制作、板书设计、课堂授课中,发现思维导图能提高教师备课效率,在教师授课中将思维导图配合不同线条、颜色和图形,可使概念简洁化和形象化,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集中注意力,便于学生推理和强化记忆、提升創造力[7]。汤巧玲等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将学派门类、医家、学术思想等零散的知识点构建为相互隶属或关联的网络结构,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教师引领教学,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认为思维导图应用于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值得推广[8]。孙宏志等在阐释学科思维导图内涵与制作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教学设计理论,从学习内容特点分析、学习目标分析、学习任务设计、资源工具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学习评价设计等方面,提出基于学科思维导图建构“针灸学”知识体系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法,并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在引导学生建构针灸学知识体系、促进学生针灸实践操作熟练与规范程度、提升学生中医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一定成效[9]。于淼等认为有必要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构建思维导图教学策略,还探讨了思维导图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及思维导图的绘制思路和思维导图在中医药学思维模式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旨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0,11]。可见,在中医药课程教学实践中引入思维导图,不仅对促进学生理解与建构中医药知识体系、拓展中医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对教材和课堂的驾驭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中医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中医学基础”的课程特点适用思维导图教学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必修基础课程,主要针对中药学专业、护理学专业、管理学专业等非中医专业学生开设。教学内容涉及中医发展历史,中国哲学思想,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中医诊病治病的原则与方法,中医防治疾病思想、养生理念等“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和“中医养生康复学”等课程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学内容以大段文字呈现,知识点零碎,学生多感觉枯燥乏味,晦涩难懂,难以理解。再加上学时压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抓住教学重点,不能将前后知识点有效地形成网络进行学习,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教授较多的课业内容,并让学生迅速理解掌握,是中医学基础教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思考的工具,贯穿于大脑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将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简化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擴散性思维,引发学生联想、分析,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其具有的色彩多样、线条多变、图文并茂、整体系统、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简约浓缩、自由灵活等特点,也是它区别于一般概念图的优势所在。如果教师能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将中医基本知识抽象的内容通过生动直观的图形表现出来,能有效地将发散性的思维进行呈现,借助高度组织性图片和彩色的图形将枯燥的知识点展现出来,使知识点变得鲜活、立体。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降低“中医学基础”教学的难度,也能提升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三、思维导图能够满足“中医学基础”人才培养目标

“中医学基础”课程目标有二,包括专业目标和思政目标。对于专业目标,主要是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与训练。对于思政目标,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是课程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应用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是结合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创造性思考,既可以促进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技能知识的掌握,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达到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和创造性地解决学习问题的最终目标。在专业目标层面,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应用思维导图梳理各章节专业知识及联系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在更高层面上深入挖掘和提炼蕴含在各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甚至能将课程内容用一条思政线索串联起来,将思政点连接成思政线、思政面,形成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思维导图,打造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抽象性与趣味性一体化的自主性学习新模式,进而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育人目标。

四、思维导图贯穿“中医学基础”教学全过程,可提高教学质量

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均是参与者,不但教师的“教”应融入思维导图,同时也要鼓励和培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努力做到将思维导图这一相对新颖有趣的思维工具与“教”和“学”进行巧妙高效的融合,包括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过程一直到教学评价,学生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到课后复习,思维导图应贯穿始终。例如,教师在课前备课利用思维导图将教学的核心内容聚集在一个图形的中央,作为课程的主干,然后进行分支的扩散,同时每一个分支都由一个关键词进行呈现,并将主线上的所有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网络,从而得出系统性的知识点构架。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通过思维导图对新知识及知识层次与关系有初步认知,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思维导图融入PPT或板书中,引发学生进行联想,激发学生主动建构和记忆知识网络。课后阶段的复习是检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教师在课后可以利用简易的思维导图,在简易思维导图中不添加任何信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填充,帮助学生回忆教学内容来完成文字的补充;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口语的讲解,对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回顾;还可以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为避免学生忘记所学的知识点,将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通过复习思维导图的构建,帮助学生解决在进行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复习效率低等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五、思维导图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对教师而言,在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利用图形将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起来,有利于呈现知识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更高层次上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厘清教学思路,提高备课效率与效果。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依据“中医学基础”课程内容构建思维导图,将各个章节前后相关的理论串联起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由点到面,由面到网,全面理解。另外,丰富多彩的图形与线条的介入,使教学设计与板书更生动,达到较强的视觉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起辅助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学习。在课后的教学互动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亲手绘制思维导图,在这一制作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中医学基础”是中医教育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高效学习并乐在其中,很好地发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医理论,建立中医思维,同时也能为其以后学习其他医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中医学基础”教学实践中。

综上,通过设计绘制并在教学全过程中应用丰富的色彩与线条相组合、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中医学基础”思维导图,同时调动左、右脑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使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并学习相关知识,并将所学内容有机串联,加强记忆,从而加深理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研究“中医学基础”教学的改革问题,对“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