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全球胜任力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全球化视野培养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10/8 17:15:42

唐雁

[摘 要] 高校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应与当前国际倡导的全球化人才培养理念相结合。“全球胜任力”概念在中国从逐步引入到愈加重视,充分证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着力点之一。基于对“全球胜任力”概念、评估框架、指标体系的分析,从知识储备、语言储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储备、全球化视野养成、尊重与包容精神等国际化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出发,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国际化培养工作实践为例,通过对两千余份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关于国际流动意向、个人认知、技能储备、全球视野养成环境现状等内容的问卷分析,结合国内高校实际,从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体系建设、管理体系建设、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学生全球视野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全球胜任力;全球化视野;高校学生;对策建议

[课题项目] 中国政法大学“2019—2020年度100个团学课题—教师课题”

[作者简介] 唐 雁(1982—),女,甘肃兰州人,硕士,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项目科科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2-0005-04   [收稿日期] 2021-01-26

一、全球胜任力概念、要素及评价指标

全球胜任力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在1988年提出[1]。其在题为《为全球胜任力而教》的报告中阐述了全球胜任力培养与学生国际流动的必然联系与可行性。在随后的整个20世纪80至90年代,美國学者及教育界人士纷纷针对全球胜任力开展研究,对其构成要素进行了一系列阐释,并提出指标体系。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前美国国家外语中心名誉主任理查德·兰伯特(Richard D.Lambert)于1993年首次提出的全球胜任力的五大要素:知识、同理心、支持、外语能力、工作表现。美国世界智慧组织(World Savvy)也提出了全球胜任力由核心概念、技能、态度及价值观和行为组成,包括:欣赏文化差异性的能力、理解和思考多元视角的能力、具有高度的批判性和分析性的思维能力、适应不确定性和变化性的能力以及理解全球性议题复杂性的能力。

美国亚洲协会副主席与哈佛大学“零点工程”跨文化研究项目团队主要成员联合发表的《为全球胜任力而教:使我们的青年一代为参与世界而准备》中提出了全球胜任力指标,并划分了四个程序步骤,分别为调查自身之外的世界、了解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与各种不同的人有效交流自己的观点,以及将自己的观点付诸恰当的行动以改进现状。同时,各程序步骤也有较为具体的指导性建议,如解释文化交往的影响、了解知识及技能获取的途径、与不同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创造机会改进现状并评估选择与行动方案等。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发布了《国际学生能力评估测试(PISA)全球胜任力框架》,描述了全球胜任力评估框架,定义了全球胜任力为:“审查本地、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视角和世界观,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公开、适当和有效的互动,并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我国对全球胜任力的系统研究团队包括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等,其对全球胜任力的定义为“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并发布《清华大学全球战略》,首次将“全球胜任力”纳入人才培养核心目标。此外,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其附属小学对基础教育中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做了研究和探讨[2]。国内高校在全球胜任力培养实践应用方面,基本停留在相应内容的课程建设及概念研究。

二、全球化视野培养现状调查

(一)问卷设计

笔者根据“全球胜任力”概念中较为公认的核心要素设计了调查问卷,面向所在单位全体在读学生进行抽样调研,旨在通过样本数据反映学生及其全球胜任力在各维度的表现。问卷问题主要围绕留学意向认知、态度与主观能动力评价、工具及技能知识储备、资金条件等方面内容展开,并基于330余个各类赴国(境)外学生交流项目执行实践。

(二)问卷发放

问卷通过自主开发的“数据分析平台”发放,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通过个人账户登录、填写并实名提交,有效问卷共计2591份。受访对象中,本科生1553人、硕士生944人、博士生94人,法学专业学生1929人,占总受访人数的74.5%。受访对象所在层次、专业分布基本符合所在学校出(国)境交流项目受众群体的分布。

(三)调研结果分析

1.留学意向认知情况。在对留学目的国/地区的调查中,北美2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成为留学首选目的地,中欧3国(德国、奥地利、瑞士)、北欧3国(瑞典、芬兰、丹麦)以及日本紧随其后,成为留学热门目的地的第二梯队。

在对留学项目类型偏好的调查中,受访者对一至两学期的非学位交换生项目、海外长短期实习项目、学制一般为一年至一年半的海外硕士学位项目需求较高。排除目的国受青睐程度以及目的院校排名及声誉的影响,有意赴外交流学习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以上三类项目作为其在学期间提升全球视野的首选途径。调研进一步以“海外硕士学位项目”①为例,在请受访者对综合意愿目的地和项目合作伙伴偏好做出选择时,62%的受访者仍旧愿意前往北美合作院校,其中96%的人选择美国,22%的人选择加拿大。78%的受访者选择欧洲合作院校,其中84%的人希望去英国,58%的人选择了德国,现有项目中,荷兰、爱尔兰成为欧洲地区的第二选择。仅有少部分受访者选择了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

学生具有明确的留学意向和海外交流学习动机,是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因。充分了解学生的留学意向并对其进行有效激发,是学生全球化视野培养的先决条件。

2.资金储备情况。在回答“家庭收入”及“可支配出国经费”问题时,48%的被调查学生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人民币)以上;近11%(共280人,其中本科生152人、硕士生69人、博士12人,47人未填写所在层次)的受访者家庭能接受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出国交流花费,且除1人选择2~6周寒暑假短期项目外,279人的留学意向均为3~24个月的中长期留学/实习项目。

在有意申请“海外硕士学位项目”的受访者中,27.4%的人能够接受15万~3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花费,25.8%的人能够接受10万~15万元(人民币)的项目花费,仅有14.5%的人能够接受30万~5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花费。

3.工具及技能知识储备情况。外语语言能力储备是开展国际交流的必备技能之一。85.98%的受访学生有计划首次或再次参加雅思、托福、GRE、JLPT、DELF、DALF等世界通用的语言类考试,84.13%的人备注了已经获得的有效语言类考试成绩或已预约语言类考试的时间。

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储备一般可通过书本学习、课堂学习、海外实践活动等来实现,其他理论对跨文化交际技能也有同样阐述,即包括工具(外语、世界知识及技术)使用和交际技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运用有关知识在非本土文化环境下有效学习和研究)运用[3]。在是否具有海外实践经历的调研中,仅有22.69%的受访者通过学校项目渠道赴国(境)外开展交流学习。在有意申请“海外硕士学位项目”的受访者中,也仅有19%的受访者曾参加过赴国(境)外交流项目,具有海外交流实践经历。

4.主观态度及能动力评价情况。主观态度及能动力作为内在驱动力,是学生对自身全球化视野提升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对出国(境)交流学习的明确规划、对留学信息的关注和主动搜集、对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储备等。

以针对留学项目的奖学金信息为例,在对校内/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信息了解程度的调查中,仅有44.4%的人表示“了解”,对更详细的申请流程仅有不到三成的人表示“了解”。筆者将这一数据与关于信息披露渠道的另一数据做对比,发现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有经常浏览国际交流处官网、微信公众号、项目发布平台及参加各类留学宣讲活动的习惯。调研同样询问了有意申请“海外硕士学位项目”的受访者是否了解该类项目奖学金机会及额度,81%的受访者并不完全了解该类项目均提供不同额度的奖学金,更不清楚具体额度。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虽然该类项目平台已经获得了一定关注度,但在进一步的双向选择中并未建立更加稳定的匹配关系。

受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进行国际流动的动机和主观态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如何进行积极有效地引导、配合,实现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一次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目标,是目前学生全球视野培养工作的难点之一。

三、高校学生全球化视野培养对策建议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界普遍认同: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世界知名咨询公司兰德公司在对科技人才(研究人员)国际流动规律的调查报告中称,“人才之所以流动,首先是期望构建有利的国际研究网络和合作关系……被调查人中,79%的研究人员同意,好的研究人员应该具有国际流动背景”。高校学生全球化视野培养工作是从顶层设计到课程设置、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校园软环境建设的集合体。对任何一方面重视不足或推进缓慢,都将拖慢整体进度。

在顶层设计方面,欧美高校多数会有一位专职负责国际推广及招生等行政事务副校长或国际事务校级领导负责巩固及拓展国际伙伴关系(Global partnership),并联合学校学术、科研、行政、人力、财务、校友等核心领导人组成委员会(board),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及经费的吸引。国内高校近年来也纷纷引入国际理念,积极实践,将人才培养国际化内容纳入学校发展战略,设立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国际交流委员会等,推进学校国际化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安排方面,应将国际理解教育、实践课程、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培训)、国际师资引进等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从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围绕受教育者的文化修养提出:“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4],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国际理解教育、世界公民教育纳入高校课程及教学体系,无疑是人才全球化视野培养最直接有力的方式之一。同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国际流动的各种便利,如基于校际间合作的海外学习、交流、实习项目,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获得多元文化工作的实际经验和发展潜力[5],将教学体系扩展、将国际化学习成果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和考核指标体系。欧洲国家近年来开展的“伊拉斯谟+”项目,就是在传统的伊拉斯谟项目欧洲国家范围内学生流动的基础上,将学生国际流动开展学分互认学习的范围扩大到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区域,实现更大范围的课程体系国际化、教学国际化、认同国际化,以及世界公民教育。国内高校近年来积极实施的国际小学期/第三学期,在提升国际理解教育及校园国际化氛围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以更灵活的形式实现了国际优质师资共享。但需要承认的是,国内高校在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纳入教学体系方面,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对国际化课程的支撑,教师对国际化的理解、自身能力的提升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国际流动的认知和需求。教师通过灵活的授课方式,如课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有组织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国际公民意识和全球意识[6]。同时,量化考核教师的国际化育人成绩,引入激励机制,亦或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对高校管理团队的国际化意识、国际化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在国内高校中逐渐升温。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校,均在管理体系国际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涌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就是高校管理体系建设国际化提升的有力证明。同时,国内高校应对内部各相关职能部门在人才培养国际化方面设置更为明确的绩效指标,将提质增效、协同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合力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工作,明晰各环节权责、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事流程、对标国际惯例等。各国高校管理团队之间的工作互访及交流,也为管理团队国际化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更多机会与空间。例如,“伊拉斯谟+”项目框架下的管理人员互派制度(合作双方互派对口管理人员到对方大学开展为期1周至10天的工作交流)、为寒暑假短期课程项目配备带队教师(多由与国际项目运行相关的行政人员、国际交往经验丰富的学术教师、管理及心理疏导经验丰富的辅导员等担任)等,获得管理水平的“国际化”提升。总之,高校管理团队一般会被划归到从事国际事务的行政管理人员范围,但本文倡导的管理团队国际化,应是全校范围内每一位与学生打交道的行政管理人员。而他们的“国际化”,也不仅参考其是否具有海外经历或留学背景,而应是一种更为广义上的“世界公民”意识的体现,和对学生的“关怀和责任”教育。

在校園软环境建设方面,多元的国际文化氛围、包容理解精神的渗透与内化,对学生国际化视野及意识的培养和提升至关重要。同时,宣传国际流动带来的益处、加强赴国(境)外交流项目的推广、建立经验分享线上线下互动社区或学生组织、汇编一系列指导性手册、组织国际文化活动与比赛、完善校园中英文标识等,都将是提升校园国际化软环境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高校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应与当前国际倡导的全球化人才培养理念相结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人才,不能仅依靠开设课程、引进交流项目,而应将相关要素系统地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将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相关内容上升和融入学校整体规划中,从而形成合力,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俞可,陈雅璐.全球胜任力 把世界装入行囊[N].中国教育报,2018-08-31.

[2]滕珺,张婷婷,胡佳怡.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美国国际教育的政策变迁与理念转化[J].教育研究,2018,39(1):142-147+158.

[3]刘扬,孔繁盛.大学生全球素养:结构、影响因素及评价[J].现代教育管理,2018(1):67-71.

[4]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7-01-10)[2021-01-08].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701/t20170119_295319.html.

[5]金蕾莅,刘士达,施华杰,等.国际组织最高领导人的任职特征及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启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40(5):82-90.

[6]张韵.全球胜任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可迁移能力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7):95-97.

On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Global 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Competence

TANG Yan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Affairs Office〕, Beijing 100088, China)

Abstract: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global talent training concept. The concept of “global competence” has been gradually introduced to China and has been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hich fully proves that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an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familiar with international rul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and focal points of the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tal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global competence, the evaluation framework, and the index system, and starting from the core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such as the knowledge reserve, the language reserve,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the cultivation of global vision, and the spirit of respect and tolerance, taking the practic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of more than 2,000 CUPL registered students about their international mobility intention, personal cognition, skill reserve, and global vision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et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ultivation of global vision of colleges stud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global competence; global vision; university student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