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喻成龙 赵小敏 方汉孙 黄华军 周春火
[摘 要] 为了响应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等对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深感环境类专业学生学习农业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通过对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特色课程“农业环境保护”的教学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并且阐述了该课程的性质、重要性和必要性、核心课程内容、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践等,提出措施,以适应社会对农业环境保护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农业环境保护;环境专业;课程模块化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为例”(2020-075);2019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XJG-2019-116);2018年度江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地方性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8B2ZZ09)
[作者简介] 喻成龙(1988—),男,江西上高人,博士,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控制、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的研发;周春火(1966—),男,江西湖口人,博士,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通信作者),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壤修复与植物营养方面的科研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8-0080-04 [收稿日期] 2021-01-22
一、“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农业环境保护”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农业类高校培养专业型人才非常重要的课程,也是国家针对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所制定的策略方针,是当代农业类及环境类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农业环境保护”也是我们响应“乡村振兴新战略、投身共建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近年来,笔者根据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等指示精神以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1],深
感环境类专业学生学习农业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将所学到的环境保护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这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将起到极其重大的作用。
近年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环境科学作为进步最快的一门科学之一,其理论和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因此“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理论与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完善。“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理论内容更新迭代速度快,而且实践性非常强,课程着重于对农业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农业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了解农业环境科学的知识框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将来从事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提供专业知识储备及实践经验。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好“农业环境保护”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大部分“农业环境保护”教材中,都没有明确这门课的一个教学目标。仅有少部分教材在序言部分提出“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农业环境保护的理论水平。高校教师在讲授本门课程时,往往以此作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该目标太过宽泛且跟不上“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农业类高校培养专业型人才的要求。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对人才高要求的高标准背景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突出一个“创新性和实践性”。何谓“实践性”,即使学生认识农业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的基础注重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实践问题。因此,“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侧重于“创新性”,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掌握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从相关论文数据库中获得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的新技术和新知识。
(二)学生对农业环境保护课程学习的重视度不高
大部分学生对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重视度不高,他们普遍都有这样一个思想误区:以后可能不一定从事与课程相关的工作,学习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学习课程,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因此,笔者认为在讲授这门课程的第一节课时就要不仅要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而且要注重提示学生这门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此外,更重要的是采用多种创新教学手段丰富课堂,让学生想学、愿学、爱学。
(三)教学体系不健全
1.“农业环境保护”教材内容大多过于老旧。教材是决定农业环境保护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内容是否合适,难度是否适中,这都关系着所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能否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对人才高标准的大环境相适应。笔者查阅了几乎所有出版的农业环境保护教材,发现教材出版年代久远,最早出版的材料都是20多年前,较新的教材也是2004年张玉龙主编的《农业环境保护》第二版。如今科技发展速度突飞猛进[2,3],而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农业环境科学这几新兴学科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这些教材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教材内容大多过于老旧。因此,笔者认为大部分教材不仅在内容的更新上跟不上现在技术的发展,而且有些教材的内容章节设置不合理,内容上不够全面。笔者根据这些教材存在的问题,也正着手编写相关讲义或教材以便把最新的农业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内容讲授给本科生。
2.教学形式单一。在传统的“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习惯对学生进行课程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的描述,以教师、书本为中心,形成了教师对学生“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填鸭式”的灌输,课堂教学行为单一,因而导致学生不愿學、旷课及上课不认真等情况发生。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其创造性被抹杀,独立思维能力差。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将课堂知识传授与实践演示结合起来,吸收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丰富课程学习模式,相关理论与实践活动开展起来,最终学生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让学生真正参与进课堂和相关实践内容,可以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3.考核方式传统单一。以江西农业大学为
例,现有的考核方式主要为闭卷考试,而本课程考查评估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出勤及课堂表现为辅,学生基本上是死记考试相关重点内容(教材上知识点)。这样的考试考查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培养出本专业的人才。笔者认为应该打破原有的这种方式,丰富考试考核体系。笔者认为课程考试考查环节的基本思路为:“考”出新意,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以考促学。
三、“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
一般而言,“农业环境保护”课程都会涵盖一些《环境学概论》的内容。那么我们在进行本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在学习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与农业农村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结合其他课程讲授的内容,拟定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绪论、大气污染专题、水污染专题、土壤污染专题、农业污染及其防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笔者认为不仅要学习这些专业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重点讲授与农业农村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例如,在讲授“重金属元素对植物的伤害”这一部分内容时,用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镉、汞等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症状,让同学们了解不同重金属元素对植物各种危害症状的区别;再如在讲授“土壤重金属污染”这一部分时,应该重点讲授耕地或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技术与方法;再如在讲解“农业污染及其防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特别注重讲解农药、化肥等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威胁及其控制措施。通过将许多与农药、化肥相关的污染画面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了解现实中农药、化肥对农村环境的危害性,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触目惊心的感受,更真切地体会到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一)新的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模块化教学+专题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让所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模块化(表1),设置了大气污染专题、水污染专题、土壤污染专题、农业污染及其防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保护综合知识(一)、农业环境保护综合知识(二)、PPT演讲及分组讨论、专题案例教学、随堂测试等九个专题模块,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理解整个“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专题案例教学是一种引导、活跃学生自主思维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老师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农业环保案例,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多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4-6]。模块化教学+专题案例教学的结合使学生爱学、会学和善学,取得非常满意的教学效果。
此外,课程讲述期间,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课堂讲述重点难点,同时引入大量专题案例分组讨论,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分组打分激发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7,8]。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对“农业环境保护”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最具有意义和最有效果的是本门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体系的设计。
(二)更新课程内容
在本科教学中,虽然要立足于课本,方便学生对该课程进行学习和复习,但由于一些教材更新换代较慢的原因,导致教材部分内容有些陈旧,比如相关标准、一些概念的提法等都是比较陈旧,亟须更新,且有些研究结论比较片面且浅显。笔者认为大部分教材不仅在内容的更新上跟不上现在技术的发展,而且有些教材的内容章节设置不合理,内容上不够全面。笔者根据这些教材存在的问题,也正着手编写相关讲义或教材以便把最新的农业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内容讲授给本科生。
(三)适当开展相关实验
与农学类专业的学生相比,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对农业工程治理、农业环境科学方面知识的认识较浅,相关基础知识薄弱,在给学生讲授农业工程治理、农业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时,授课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且难以理解。因此,授课老师若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增加与知识点相关的视频案例等资料辅助教学,以便让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直观认识外,还应适当增加一些科学研究实验或工程实践,加深学生们对这门课的理解和印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起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关理论与实践活动开展起来,最终使学生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这也是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条件下对“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目标之一。
(四)创新丰富考核手段
笔者认为应该打破原有的这种方式,创新丰富考试考核体系。比如考核内容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分组讨论、PPT演讲及工程案例分析等。让这些环节占到最终成绩的一定比例,这样也可以让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课程考试考查环节的基本思路为:“考”出新意,强调“实战性”,以考促学。
五、教学效果的调查
为了解“模块化教学+专题案例教学”教学方法在“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我们也对2017级相关专业进行了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4份,问卷回收率100%(见图1)。此外,在该班级最终的考试成绩的良好率达93.02%,这充分说明“模块化教学+专题案例教学”教学方法已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六、结语
在分析讨论当前高校“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体系的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多年讲授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经验,结合当前对环境类毕业生素质的高标准要求,我们提出了一種“模块化教学+专题案例教学”的全新教学体系,具体特点如下。
1.分析了目前高校“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体系存在不足:如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不高、教学体系不健全等。
2.“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特别要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掌握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从相关论文数据库和实践中获得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的最新的一些知识和技术。
3.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相关理论与实践活动开展起来,最终使学生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
希望通过此次教学改革与实践能提高相关专业“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质量,为国家以及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农业及环境专业人才,促进相关专业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与从业。
参考文献
[1]唐尧.北极核污染治理的国际法分析与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6.
[2]杨静.“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专题式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6):187-189.
[3]金美青,张栋,姚志通,等.“环境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50):220-222.
[4]王瑛.高师院校开展专业英语课程实践的探索与思
考——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164-165.
[5]黄宏,邢云青,高春梅.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改革[J].大学教育,2015(9):92-93.
[6]樊霆,叶文玲,陈海燕,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现状调查与对策[J].科技视界,2014(18):25-26.
[7]李娜,何小武,赖德繁.基于ADDIE模型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设计[J].教育教學论坛,2019(28):169-170.
[8]邹长伟,黄业星,刘星,等.“环境评价”课程中“目标+理论+案例+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37-140.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Based on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Taking the Cours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an Example
YU Cheng-long, ZHAO Xiao-min, FANG Han-sun, HUANG Hua-jun, ZHOU Chun-huo
(Innovative Integration Center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n-point Pollu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School of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have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modern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deeply feel it is necessary for environmental students to learn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specialty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majors, and expounds the nature, the importance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course, the core course content,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the modular teaching system of the course,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 the professionals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major; course modularization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文:“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1/9/10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工程图学”课程思政探索 202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