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6期·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6期
陈亮 林徐润 刘顺姬
[关键词] 课程思政;大数据与会计;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路径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广东省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状、评价及其发展对策”(SK2019B002);2020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扩招专项“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高职扩招‘双轮双线双轨双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GGZKZ2020162);2019年度校级教研项目“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践基地的模式研究”(2019XDXTZZX08)
[作者简介] 陈 亮(1981—),男,湖北武汉人,博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行为金融与粤港澳大湾区等研究;林徐润(1975—),男,广东揭阳人,学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专业建设、高职扩招、人才培养等研究;刘顺姬(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行为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6-0029-04 [收稿日期] 2021-09-27
课程思政自被提出,便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成为时代主流。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给传统会计学基础进行大智移云背景下的科技赋能,面对思政铸魂与科技赋能的时代洪流,会计专业如何构建一套全新的教学资源体系,保障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十分重要且富有开创意义的研究课题。然而,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当前研究还处于碎片化阶段,有些只是分析课程思政与会计专业教学,有些只是研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面临的转型与改革。本文试图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构建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并给出具体建设思路。
一、文獻述评
当前,将课程思政与会计结合起来研究文献不在少数,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课程思政与会计专业建设的探讨,如吕登玲从课程思政的概念角度出发,阐述课程思政对会计专业的重要性及实现措施等[1];二是将课程思政与具体的会计专业课程相结合,这样的相关研究很多,如刘彬研究了“会计学基础”课程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等[2]。国内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相对较少,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的转型与变革,顾春景提出信息技术的数据化与网络化使得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受到强烈冲击,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亟须创新变革[3];闫慧重点研究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融合发展的职能与功能定位,探讨二者在内容的相互渗透、技术和人员的交集、融合框架和融合有效性等方面的可行路径[4]。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很早就被提出,宋云娴等人将立体化教学资源分为教学信息系统化、教学环境数字化和教学对象层次化三个方面[5]。
二、建设背景
2021年3月,教育部将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这是教育部为了适应“大智移云”的时代背景,给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转型赋能,让学生更好更快适应新的智能财税工作岗位而做出的重大调整。众所周知,会计的两大职能便是核算与监督,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传统重复机械的会计手工记账工作先是被会计信息化软件替代,现在又被数字化智能财务机器人取代,这给会计人员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不仅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也让会计工作更加标准化和流程化。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不是简单地将大数据专业与传统会计专业简单机械地融合,不是生搬硬套地给传统会计理论加上大数据的外壳,而是需要基于两条具体路径来实现:一是对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大数据背景下的智能化改革,在会计核算领域,智能财税软件、财务机器人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都可以较好地完成票据识别到凭证生成再到电子账簿最后到生成报表的会计全流程;二是对会计核算的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传统的财务数据分析主要依赖财务报表数据进行静态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更加强调应用POWER BI、PYTHON等大数据分析软件对财务数据进行动态化、可视化分析,在海量财务数据的演变中挖掘数据隐含的价值信息,从而为科学财务决策提供支撑。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是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课程思政是打破原来单纯思想政治课程育人机制,建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在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本源。课程思政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对高质量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是实现人才培养高精尖的重要抓手。
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石之一,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可以将全部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层级:第一层级为通识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体育劳动健康课、社会文化心理课、创新创业指导课与专业通识读物课,通识课程设计要着眼普适性,最好能结合丰富案例进行教学,融通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第二层级为平台支撑课程体系。该体系由5门核心课程构成,包括:“经济学基础”“统计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大数据分析基础”与“PYTHON编程基础”,基础课程要以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为基石,建立丰富的教材配套习题资源,强化“讲”和“练”。第三层级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该体系可以按照学生就业方向设置不同的模块化课程:一是传统会计师模块,可以开设“企业会计实务”(证书类课程)、“经济法基础”(证书类课程),“财务管理”等;二是传统税务师模块,可以开设“税法”(证书类课程)、“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与实务”“财务会计”等;三是现代财务分析师模块,可以开设“大数据财务报表分析”“大数据财务决策分析”与“大数据商业智能分析”等,教学要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以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第四层级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包括:1+X智能财税实践、1+X财务共享中心实践、财务机器人RPA实践、大数据财务管理与决策实践。在构建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后,更加重要的则是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需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的最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培养专业素养;二是学生“三观”塑造,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互融合,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到知行合一、表里一致,最终达到“三全育人”的根本宗旨。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赋予了传统会计专业“科技元素”,而课程思政则赋予了传统会计课程“思政元素”,在“科技元素”和“思政元素”的双重元素叠加下,传统的教学资源,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践标准、教材、教案、课件、微课,习题与考核标准已经无法适应新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需要重新构建教学资源体系,本文将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基于课程思政视角重新构建大数据与会计教学资源体系,从教师资源、教材资源、实践资源和实习资源四个维度给出具体建设路径。
三、建设路径
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而教学资源则为实现教学过程提供各种素材,教学资源最重要的是教师资源、教材资源、实践资源和实习资源,要构建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资源体系,可以具体通过以上四种教学资源建设路径来具体实现。
(一)课程思政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资源建设路径
教师资源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第一要素资源,打造一支专兼融合、德艺双馨、亦师亦工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十分必要。教师资源建设需要遵循三个原则。
1.牢牢把握“思政铸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师资引进方面,可以在录取公示前赴应聘人员原单位进行政治审查与道德评估;在师资培养方面,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爱国教育实践,施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2.重点引入“科技赋能”,推进“双师多证”改革。会计专业的人工智能变革使得传统单纯培养会计人才的主思路行不通,需要培养的是既懂会计知识,又会编程与机器学习的文理复合型人才。因此,对教师也需要强调复合型人才引进与培养,高职教育更多是要培养一线技术工人,对教师的聘用在强调学历背景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验,以及获取相应职业技术资格等级证书,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1+X证书、高级软件工程师等。
3.构建学生“亦生亦徒”,教师“亦师亦工”的现代学徒制模式。试图营造学生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徒弟,教师在学校是老师,在企业是师傅。实现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导师能在学校与企业之间一定时间内实现岗位自由流动、角色随时互换,校企导师共同合作开发教材,建设项目化课程,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践。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材资源建设路径
教材建设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石,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后,根据不同课程体系编写课程思政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系列教材,针对教材资源建设给出以下三条具体建议。
1.针对通识课程体系,可以统一编写案例式趣味读本;针对平台支撑课程体系,可以编写为“教材+习题集”一体化模式;针对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需要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化课程,编写立体化教材;针对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重点是开发实操指南和互联网实操平台。
2.教材每一节知识点内容,至少需要编写相应的课程思政内涵或案例,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扬,加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以正能量案例包装知识点内容,要摆事实、讲道理,要真情流露、娓娓道来,此外,尽可能引入相应的“大智移云”科技元素,丰富对传统会计知识的理解。
3.教材每一知识点都要配备一定比例的案例集、习题集和视频集,并将二维码放在相应知识点旁边,便于使用者获取补充资源,教材开发不能只是简单地开发教材,还要将知识点、案例、习题、课件、视频、教学大纲、实施报告、教案等教学资源融入教材编写的全过程,形成统一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体系。
(三)课程思政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践资源建设路径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实践资源建设对培养学生实操能力至关重要,智能财税、财务共享服务、财务机器人、大数据财务分析、税务服务与咨询等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必备的实践技能,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建设实践资源。
1.对全部实践课程实行项目化课程改造。所谓项目化课程主要是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参照点,以项目为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学习方式的课堂模式,即根据具体岗位工作分析总结工作任务,然后组织实施教学内容。实践课程可以进行工作任务分解,然后逐一开发出项目化教学资源。
2.校企合作打造产业学院,全面實施真账入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践应以财务共享中心服务中小企业实际业务工作为具体实践内容,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学院,负责实践的教师均来自企业一线工人,学生实践时间与企业工作时间同步,工作内容就是处理真实会计业务,从原始发票到财务报表都是真实业务,学生实践期间也会由企业给予相应的实践补贴,结合课程思政的大格局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现代产业学院的实践课程设计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角色模拟课程,让学生感受在资金流动过程中不同角色应该具有的魄力、能力和知识,使学生形成终生学习、高效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会计最重要的是诚信,诚信教育作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最重要的体现需要贯穿整个实践教学环节。
3.以实践课程为载体,实施课、证、赛一体化融合。实践课程对应实际工作岗位,对应职业技术资格证,从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到现在的1+X智能财税、1+X财务共享以及财务机器人,都是岗位技能的证书体现,学生技能比赛水平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课、证、赛透过实践教学环节一体化融合,让全体学生都具有较硬的实践本领,让人人获取多项证书,个个可以参加技能比赛,从而实现实践教育的本源升华。
(四)课程思政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习资源建设路径
学生毕业前夕,到用人单位参加三个月的顶岗实习工作,这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普遍做法。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实习资源建设可以采取两个具体措施。
1.构建校企合作实习资源。校企合作单位接受一定数量的实习生,不仅可以更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也能更深入理解学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的困境,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打造實习就业一体化平台。实习工作是为就业工作服务的,实习协议在前,就业协议在后,要打造在线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发布用人单位信息,在实习平台中嵌入就业数据。
结语
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高品质的核心要素,课程思政是彰显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在思政铸魂与科技赋能双重理念的指导下,对现有会计教学资源体系进行重构,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本文分别从教师资源、教材资源、实践资源与实习资源四个维度,给出了课程思政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具体建设路径,以期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范式。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2年第6期·会计学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2022/6/24
- 下一篇:2022年第6期·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新旧教材比较与 202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