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以网络集群行为引导为抓手 构建高校网络育人体系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10/13 16:18:22

赵静

[摘 要] 由于非理性网络集群行为对高校教育管理、安全稳定有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以往关于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更关注其消极意义,对其正面价值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分析网络集群行为之于网络育人的积极意义,并探讨如何以网络集群行为引导为抓手,从育人时机(When)、育人场域(Where)、育人主体(Who)、育人内容(What)、育人方式(How)五个方面创新推动网络育人体系构建,凸显高校育人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网络集群行为;网络育人;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太原工业学院辅导员精品项目“‘太工E路风华网络育人体系构建”(2019FDYJP04)

[作者简介] 赵 静(1987—),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太原工业学院学生处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3-0181-04    [收稿日期] 2021-01-25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可以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赢得了未来。那么如何构建高校网络育人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因其本身的虚拟性、匿名性、互动性、符号化等特点,容易引发松散的网络群体,短时间迅速集结,共同发声的网络集群行为。以往更多探讨网络集群行为的负面效应,但网络集群是否对高校網络育人有百害而无一利?本研究重点探讨了网络集群行为之于高校网络育人的积极意义,如何以之为抓手,构建高校网络育人体系。

一、网络育人及网络集群行为的概念

(一)网络育人的内涵

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网络育人”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新体现,它是指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或工具,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学生日常管理、教育、服务,通过网络舆情引导、网络平台建设、网络素质提升、网络力量培育、网络内容优化等手段,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网络育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合理界定和正确处理自身和网络世界的关系,是传统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世界、看待时代、看待自身这一核心问题的历史性革新和延续。”[1]但网络育人的主客体关系不再是传统思政教育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单向输出的关系。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共享性、互动性,在网络育人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关系得以建立,因此网络育人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动态建构的,具有主客体二重性。育人路径则可以根据育人载体的不同,分为网络集群行为引导育人、课程与实践育人、综合服务育人、网络文化育人等,四条路径的目标导向一致,功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二)关于网络集群行为概念和功能的争议

戴维·波普诺指出,集群行为(collect behavior)“是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而发生的行为,形式主要有集群、骚乱、时尚与流行以及恐慌[2]”。而“网络集群行为是传统集群行为在互联网上的复制、延伸和创新[3]”。

国内学术界对网络集群行为的内涵及功能历来有较大争议,国内曾使用“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一具有负面情感色彩的提法,有学者认为该提法可能造成对公众舆论的污名化,建议使用网络公众舆论这一概念[4]。但网络集群行为与公众舆论的范畴仍有所区别,乐国安等人根据网络集群的特征或发展程度,将网络集群行为分为基于共同关注点、基于共同信念和基于共同行动目标的网络集群行为。其中“网络舆论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共同信念的网络集群行为,是连接初级形式与实际行动的中间环节[5]。”而其他类型的网络集群行为还包括网络流言、谣言、网络审判、人肉搜索、网络恶搞等。由此可见,网络集群行为要比网络舆论范畴更大。

而对于网络集群行为的功能,学者们也持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具有破坏性;有学者认为它既有积极功能,又有消极功能;还有学者认为它等同于网络参与和网络维权,具有正面功能[6]。”但深入分析各类网络集群行为的参与者,他们部分是因有相应利益诉求,部分是出于对道德、公平、正义的维护,还有的是出于表达的欲望和情绪的宣泄,其产生的后果也取决于网络集群行为针对主体的反应策略,如应对主体一味避重就轻、逃避责任或扯皮推诿,只会助长集群行为的加剧,但如有完备的危机处理机制,能第一时间主动应对,加强舆论引导,则有可能化危为机,树立正面形象。因此,网络集群行为应具有中性特点。它的本质是“网民群体围绕某一主题,基于不同目的,以网络聚集的方式制造舆论,促发社会行动的传播过程[7]。”

二、网络集群行为之于网络育人的积极意义

由于非理性网络集群行为具有匿名性、突发性、情绪化、传染性、极端化等特点,舆论热点一旦引爆,多中心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会让事件迅速发酵,引发各类负面效应,因而历来研究更倾向于从预警、管控的角度,探讨如何防范、应对网络集群行为,而将参与个体完全看作是非理性的,对产生路径不同(情绪聚焦应对路径、问题聚焦应对路径)的网络集群行为认知不全面,“对其正向意义认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实效性[8]。”因此,高校网络育人在认识到非理性网络集群行为对高校教育管理、安全稳定造成的系列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应看到网络集群行为正面的意义和价值。

(一)网络集群行为是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

互联网因其本身的匿名性、虚拟性,容易为谣言、虚假信息、诈骗信息滋生培植土壤,但同时也给所有网民可以充分自由表达真实想法和感受的空间。随着自媒体的纵深发展,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一代,网络参与意识增强,更具有表达的意识和欲望,他们在哪发声为何发声,恰恰体现了其网络使用习惯、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部分真实想法,是高校因势利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契机。

(二)网络集群行是促进高校制度优化的质检员

根据引发事件的类型,可以将高校网络集群行为分为校园话题事件、学生利益冲突事件、社会热点关注事件。而网络集群通常有三种结果:(1)随着群体情绪的激发、释放,集群随之解体;(2)集群未能解决现实困境,进而转化为有组织、有明确目的、有一定结构的社会运动;(3)集群者与其抗争对象协商,通过改变现状或达成共识获得相互妥协[9]。针对校园话题事件、学生利益冲突事件引发的网络集群行为的解决,可以促使高校政策制定者反思政策适切性、合理性,及时调整管理理念与机制。对网络集群行为处理本身,就是对高校应对校园突发、危机事件能力的考验,是一味追、堵、刪,还是分类处理、因势利导、润物无声,都检验着高校的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

(三)网络集群行为的发展机制是讲好中国故事可供借鉴的方式

有研究者认为,网络集群行为的动员机制包括群体认同、群体情绪、群体效能感[ 10,11 ]、框架效应[ 12 ]等。其组织、维持机制包括去个体化、情绪传染[ 13 ]等。此类生成、维持机制如果运用引导得当,也可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途径。如官方媒体或自媒体在议题设置时使用更积极、更贴近青年心理规律、语言特点的框架,引发青年群体积极的信息建构和情感体验,让正能量的议题在网络这种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有力结构中广泛传播,激发个体的群体认同,让个体在暗示和情绪感染的作用机制下,相互模仿,进一步促进信息立体传播,让议题不断强化,从而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最终达到育人效果。

(四)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网络分析是发掘意见领袖,构建网络育人队伍的新途径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大多数的人是受别人影响,而非受大众传播影响,大多数人可以指出其意见领袖,所以大众传播是通过意见领袖才成为个人意见的。由此可见,发掘意见领袖对网络育人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 14 ]。”该方法更关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而非行动者的属性,该理论认为某一行动者的行为不仅与直接相联的连带有关,也受到整个网络结构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分析集群社会网络的密度、连通性、内聚力等考察网络集群行为传播路径,通过分析中心度高、影响力大,处于结构洞位置的个体,来找寻网络集群中的意见领袖[ 15,16  ]。该部分意见领袖,思维活跃,懂媒体使用技术,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如作为学校网络育人队伍成员加以培养或引导,让其作为学校管理层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发挥其活跃度、专业性及影响力的作用,可以促进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内容更贴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形式更灵活多样,让网络思政教育更具有粘合性、影响力。

三、以网络集群行为引导为抓手,构建高校“5W”网络育人体系

网络集群行为引导为课程与实践育人、综合服务育人、网络文化育人等育人路径的实现,提供了清朗的网络环境,是构建网络育人体系的关键环节,以之为抓手,从育人时机(When)、育人场域(Where)、育人主体(Who)、育人内容(What)、育人方式(How)五个方面构建网络育人体系,不但必要且可行。

(一)把握关键节点,推进全过程育人

网络集群行为引导,首先,应当未雨绸缪、治于未发: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心理特点,结合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离校教育等节点有针对性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实现全过程育人;提前健全网络集群监控、预警和研判机制,通过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各类平台及话题访问数据,以此全面了解高校师生关注热点、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介入,避免非理性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制定各类平台管理办法及危机应对计划,做到有备无患。其次,应把握好第一时间原则,即一旦发生网络集群事件,各部门当快速统筹联动,协同化解,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动态,第一时间调查事态原由,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权威信息。

(二)推进媒体融合,实现平台共建共享

相比于官方公众平台,网络集群行为一般发生在网络论坛、微博、微信、贴吧等覆盖范围广,异质性高,可及时互动、娱乐性强的平台。而高校网络集群行为发生在哪里,说明学生更习惯使用哪些平台收集信息,表达意见和观点,决定了网络育人的场域需要延伸到哪里,因此要主动掌握话语权和青年文化主导权,高校需构建“中央厨房”式的融媒体平台,达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同频共振的育人效果。其中融合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以内容为核心,以师生需求为导向,多部门统筹联动,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从而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及各类新媒体平台服务力、吸引力、粘合度。同时应着力构建以易班平台和大学生在线为代表的全国共建主题教育网站,实现校内校外共建共享,形成教育合力。

(三)挖掘意见领袖,建强朋辈育人队伍

要加强网络集群行为引导,提升网络育人实效,高校需着力筹建一支网络育人队伍。青年在网络互动,其思想和行为会经常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既往网络集群行为发生的结构网络分析,及时挖掘中心度高,处于结构洞位置的个体作为网络育人队伍成员,该部分意见领袖往往在网络社区中活跃度高,与其他社区成员连接多或处于连接不同社群成员的结构洞位置,控制网络资源能力强,有较高威望与影响力,如纳入网络育人队伍,开展专门的业务培训,加强其思想教育,会成为朋辈思政网络育人的中坚力量。加之互联网的平等性、互动性、开放性,逐步消解了传统单向灌输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朋辈教育、自我教育,更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深入思考、客观辨析、理性沟通、探索真理的能力。

(四)加强内容建设,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大学生基于共同关注点、共同信念、共同目标参与网络集群行为,高校学工人员要深入一线,及时了解学生的关注热点、思想动态、现实诉求,从而通过舆论引导推动网络内容建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化思政教育实效性。例如针对谈论度高的社会热点关注事件、校园话题事件、学生利益冲突事件,学校可有针对性的开设“时政论坛”“校园先锋”等板块,定期发布时政要闻、校园新闻等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为学生开辟可以自由言论的空间,充分表达利益诉求;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由制度构建者向学生解读与学生紧密相关的各类政策。在把握舆论热点的同时,网络育人也应切实解决传统思政教育存在的“有理说不出,说了没人听,听了传不开”的痼疾,以内容为王,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与我有关、对我有用”,内容表达适当图片化、娱乐化、标题化,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深化集体认同,构建网言网语话语体系

群体认同是集群行为发生的重要的动员机制,既可以对个体集群意愿有直接动员作用,又可以调节相对剥夺与集群行为意向的关系,调节群体情绪和效能变量与人们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而国家认同在群集态度的影响中起基础性作用,即国家认同越强,对民族文化内化越深,对潜在威胁越敏感,反应越激烈。因此网络集群行为引导,首先,应加强青年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道路的认同,加强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其次,育人主体要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發展特点和话语体系,用青年群体自己的风格化语言输出观点和意见,强化与青年学生之间的话语认同。最后,也要提升学生整体的网络素养,即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技术水平,严格守法自律,保持高尚网络道德,提升网络建设能力,使学生自觉认同并遵守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蒋广学,张勇,周培京.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的系统思考与探索实践[J].北京教育(德育),2018(11):30-33.

[2]戴维·波谱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邓希泉.网络集群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0(1):103-107.

[4]邱建新.为“网络公众舆论”正名——关于“网上群体性事件”概念适当性的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9(6):91-95.

[5]乐国安,薛婷,陈浩.网络集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框架初探[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99-104.

[6]郭小安,王国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辨析及指标设定[J].情报杂志,2012,31(2):6-11.

[7]杜骏飞.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类型与效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43-50+124.

[8]冯国栋.基于群体心理的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9]魏娟,杜俊飞.网络集群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J].青年记者,2009(28):75-76.

[10]弯美娜,刘力,邱佳,等.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5):723-730.

[11]张书维,王二平.群体性事件集群行为的动员与组织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30-1740.

[12]陈世平,张振宁.网络集群行为发生机制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4):17-21.

[13]倪建均.青年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和风险管控[J].当代青年研究,2018(5):80-86.

[14]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1.

[15]李卓卓,丁子涵.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论领袖发掘——以大学生就业舆情为例[J].情报杂志,2011,30(11):67-70+66.

[16]李晓娟.网络集群行为事件中社会网络结构的属性特征研究[J].信息通信,2012(4):163-164.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Education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Focusing on the Guidance of the Internet Collective Behaviors

ZHAO Jing

(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iyuan, Shanxi 030000, China)

Abstract: As the irrational Internet collective behavior has disruptive effect on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the safety and the st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searcher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ts negative effect, and neglected its positive valu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itive affect of the Internet collective behavior on the network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 “5W” system(when, where, who, what and how) to guide the Internet collective behavior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education system, and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Internet collective behavior; network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