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3期·“泵与泵站”理论与实践环节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3期
曾晓岚 谢安 陈瑶 蒋绍阶 田伟博
[关键词] “泵与泵站”课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计划;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一体化
[基金项目] 2017年度重庆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一体化教学新模式——以《泵与泵站》为例”(2017Y63)
[作者简介] 曾晓岚(1972—),女,云南文山人,博士,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3-0025-04 [收稿日期] 2021-03-08
“泵与泵站”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一[1],与专业核心课程密切相关[2],是一门既包含广泛基础理论又涉及实际应用的技术课程[3],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4]。
一、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课时短缺
随着教学体制及高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泵与泵站”课程理论讲授、课夹实验、课程设计的课时分别由最初的48周、4周、1周逐步变为目前32周、6周、2周。虽然实践课时有所增加,但理论讲授课时的压缩与教学学时需求较大的矛盾日益显现[5]。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有关泵与泵站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难度越来越大[6]。
此外,给排水泵站综合设计的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几门课程的综合,计算量及图纸量大[7],即使教师只布置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绘制二泵站的平、剖面图一张(1#),提交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草图[8]的设计任务,也有学生不能准时提交。
(二)学生学习刻板
“泵与泵站”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很强[9]的特点,但学生往往死记基本理论知识,被动学习,缺乏与教师的互动[ 10 ],这样不仅不能灵活运用,更不能将知识进行创新性运用[8]。
(三)理论讲授与各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及时间设置不协调
现阶段,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理论讲授与各实践环节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上存在设置不协调的问题,以“泵与泵站”课程为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理论讲授与课夹实验的不协调;(2)理论讲授与课程设计的不协调;(3)理论讲授与生产实习的不协调。
二、教学过程改革措施的提出与实践
为解决“泵与泵站”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创新能力,教研组提出改变传统“泵与泵站”课程教学理论讲授与各实践环节在教学内容和时间设置上的零散、孤立状况,通过统一、协调的系统化安排,形成一种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并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结合“泵与泵站”课程的教学,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级4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教学内容设置的系统化、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教学时间设置的合理化的初步改革实践,同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就学生对教学改革的反馈意见进行了收集和分析。
(一)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教学内容设置的系统化
教研组针对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系统化设置尝试。
第一,在原有的课夹实验课程中,结合课堂教学的讲解和介绍,借助实验室现有的各种类型泵及其零部件、配件等教学模型,以及两套离心泵装置实物模型,补充实验内容,明晰与课堂知识点间的联系。
第二,在理论讲授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设计的需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加离心泵工况点确定及选泵技能的课堂训练内容,一方面使学生提前熟悉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为后续训练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改变一味参照教材的讲课模式,活跃课堂氛围。
第三,将原理论讲授教学部分中有关泵站设计的内容调至课程设计中进行讲解,并且分别开展给水泵站课程设计讲座、排水泵站课程设计讲座,使学生在学习后通过即时的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教学时间设置的合理化
教研组在不增加课外学时的前提下,于现有教学学时的范围内,针对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合理設置尝试。
第一,协调课夹实验与理论讲授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及实验后的碎片化时间,对原有实验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第二,考虑到课程设计对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促进作用,故尝试将理论讲授内容后的闭卷考试调至课程设计结束后,并适当增加有关泵站设计内容的考核题量和难度,以检验课程设计对学生知识的巩固作用。
第三,在课程设计期间,一方面邀请本市水务集团自来水厂负责人和兄弟院校“泵与泵站”课程的教学教师来我校进行自来水厂及泵站构筑物简介和水泵选型工程实例专题互动讲座;另一方面,与水厂联系,带领学生到取水泵站和送水泵站进行参观,并由理论授课教师结合课程设计相关问题进行讲解,以检验在课程设计期间组织针对性的实习活动对学生进行泵站设计的促进效果。
(三)教学过程改革实践的效果分析
设计包含13道问题的教学改革反馈意见调查问卷,选取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4个教学班共95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及时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对所获取的71份有效问卷分析如下。
第1题要求学生回答自己所在的班级,结果显示,2015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4个教学班有效参与调查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7人、17人、17人、20人,其对应班级的实有人数分别是24人、24人、24人、23人。由此可知,总计超过70%的学生参与了调查,故本次改革实践效果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第2题为“实验课内容是否有助于课程学习”,针对该问题有50.7%的学生回答“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帮助”,45.1%认为“对课程学习帮助很大”,而仅有2位和1位学生分别回答对“课程学习没有帮助”和“对课程学习帮助不大”,分别占2.8%和1.4%。
第3题为“实验课程设置的时间是否适当”,针对该问题有60.6%的学生回答“比较合适”,21.1%回答“一般”,回答“非常合适”的占16.9%,而仅有1位学生回答“不合适”,占1.4%。
由上述可知,补充课夹实验内容,明晰其与课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合理分配实验与理论讲课的时间,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第4题为“泵站课程考试内容设置是否合适”,针对该问题回答“难度适中”的占77.4%,而回答“难度较大”和“难度过小”的均占11.3%。
第5题为“泵站课程考试的题型是否恰当”,针对该问题回答“比较合适”的占63.4%,回答“非常合适”的占28.2%,而回答“一般”和“不合适”的分别占5.6%和2.8%。
从学生对上述两道问题的反馈可以看出,延后课程闭卷考试时间,有利于课程考核与学生对泵站设计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恰当的课程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第6题为“泵站课程设计的内容在设计阶段讲授是否合适”,针对该问题回答“比较合适”的学生有47.9%,42.3%回答“非常合适”,而仅有4位和3位学生分别回答“一般”和“不合适”,分别占5.6%和4.2%。由此可以看出,在现有学时要求的范围内,将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合理调配,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作用。
第7题为“你认为给水泵站课程设计讲座对你有什么帮助?”,针对该问题回答“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也对课程设计有很大的帮助”的学生占77.5%,7%回答“对课程设计帮助很大,但没学到什么专业知识”。另外,回答“学习了专业知识,但对课程设计没什么帮助”和“没有学到什么”的比例分别为14.1%和1.4%。
第8题为“你认为排水泵站课程设计讲座对你有什么帮助”,针对该问题回答“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也对课程设计有很大的帮助”的学生占81.7%,4.2%回答“对课程设计帮助很大,但没学到什么专业知识”,回答“学习了专业知识,但对课程设计没什么帮助”和“没有学到什么”的比例分别为9.9%和4.2%。
第9題为“你认为自来水厂及泵站构筑物简介讲座对你有什么帮助?”,针对该问题有71.9%的学生回答“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也对课程设计有很大的帮助”,5.6%回答“对课程设计帮助很大,但没学到什么专业知识”,而回答“学习了专业知识,但对课程设计没什么帮助”和“没有学到什么”的比例分别为18.3%和4.2%。
第10题为“你认为水泵选型工程实例专题互动讲座对你有什么帮助”,针对该问题回答“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也对课程设计有很大的帮助”的学生占67.6%,7%回答“对课程设计帮助很大,但没学到什么专业知识”,回答“学习了专业知识,但对课程设计没什么帮助”和“没有学到什么”的比例分别为24%和1.4%。
第11题为“你认为参观水厂泵站对你有什么帮助”,针对该问题回答“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也对课程设计有很大的帮助”的学生占84.6%,7%回答“对课程设计帮助很大,但没学到什么专业知识”,回答“学习了专业知识,但对课程设计没什么帮助”和“没有学到什么”的比例均为4.2%。
第12题为“你在哪个活动中收获最大”,针对该问题有56.3%的学生选择了“参观水厂泵站”,18.3%认为从“自来水厂及泵站构筑物简介讲座”中收获最大,选择“水泵选型工程实例专题互动讲座”的占14.1%,而认为收获最大的为“给水部分课程设计讲座”和“排水部分课程设计讲座”的比例分别为11.3%和0.0%。
第13题为“你希望学校再次组织什么活动”,针对该问题有78.9%的学生希望再次组织“实地参观类活动”,18.3%选择了“讲座类活动”,只有2.8%的学生选择“其他”。
通过学生对上述各项与课程设计相关问题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出:(1)开设给水部分课程设计和排水部分课程设计讲座不仅能使绝大部分学生(分别占77.5%、81.7%)获得专业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开展课程设计。(2)与泵站设计相关的构筑物三维结构动态认知、实例介绍讲座及实地参观等活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课程设计的进行均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无收获的学生比例均低于4.2%)。(3)进行同步的、针对性强的实地参观,对学生开展课程设计具有即时的、重要的指导作用(占56.3%),并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一致(占78.9%)。(4)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实地参观、构筑物三维结构动态认知和实例介绍讲座等活动,相较于偏理论性的给水泵站课程设计讲座和排水泵站课程设计讲座对学生的学习帮助更大(学生认可比例分别为56.3%、18.3%、14.1%、11.3%和0.0%)。
三、结语
针对“泵与泵站”课程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进行统一、协调的系统化安排,建立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教学内容设置系统化和教学时间设置合理化的初步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充分利用理论讲授与课夹实验、课程设计,以及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的特点和功能,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分配,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化设置,不仅可以节约教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1年第43期·机械专业实验能力培养与创新的教学研究 2022/7/27
- 下一篇:2021年第43期·本科护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