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基于协同学理论设计类国际课程双向教学研究
[摘 要]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各高校的国际合作课程面临较多问题。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国内外高校边界拓展、职能交叉和功能整合形成的竞争与协同,奠定了国际合作联合授课的组织基础。希望通过协同学理论基础,分析“传统文化创新设计”课程案例,提出在后疫情时代下的国际合作课程建设与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拓展双向沟通边界,促使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角色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推进教学与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关键词] 协同理论;国际合作;互联网+教学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中外合作产品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YB201933);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外合作艺术设计教学双向模式探索(jgxm201921)
[作者简介] 高牧星(1985—),女(满族),山西太原人,博士,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中英合作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美术设计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2-0117-04 [收稿日期] 2021-01-26
一、研究背景
国际合作教学作为中国高校教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教育研究者关注。目前在各高校开展的跨国家、跨地域、跨文化的教学与课程合作中,由于受时间、空间以及教学经济成本影响,所面临的问题具有相对共同性。2020年,受到全球范围疫情影响,我国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受到部分影响,而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往来大幅减少或被迫暂停延后,国际化与国际合作课程面临更大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使用何种创新合作模式与方式加强院校之间的国际合作,如何与“互联网+”这一网络信息化课程发展并轨共谋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探讨与研究实践的课题。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国际合作艺术设计双向教学课程模式的构建策略,构建多方双向式艺术设计学习共同体,是高校打破时空界限,发展互联网+教学、翻转课堂有效性以及应对疫情的选择。
二、“协同教学”1+1>2效能优化
“协同教学”一般指由两名以上教师共同担当一组学生重要教学部分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分为支持式、互补式、平行式等。20世纪30年代美国杜威(John Dewey)研究提出互助性这一计划性教育形式,60至70年代德国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创立了协同学(Synergetics),其重要理论为“协同效应”即“1+1>2”,强调协调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大量的子系统在控制参量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下,使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组织功能并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过程[1] (P123-124)。这一理论涉及内外部关系中的多种辩证矛盾关系,其中涵盖时间、空间、功能多个维度[2] (P8-20),具有广泛辩证的应用价值,随着发展被逐步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乃至社会科学领域。20世纪曾两次掀起协同学研究热潮,分别为60与90年代。我国对协同学发展研究成果目前可见发表最早于1981年,张纪岳、郭治安等学者围绕早期成果进行了拓展与深化研究。
“协同”指在一定外部条件下系统内部自发组织起来的“自组织”状态下的协同,环境为系统提供的能量达到临界值时系统会从无序转而有序[3] (P74-164),这亦科学性地解释了课堂主体运行机制。从宏观上来看,高校作为创造与应用知识的机构,其所涵盖的组织、学术、文化等多方内容并不是单一线性叠加,而是多个内容相互作用所产生的“1+1>2”的非线性协同效应系统。从课程教学的微观层面来看,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同样涵盖了教学主体、培养方向、教学内容与方法、评价体系等多项内容所构成的协同效应子系统。协同学作为一种处理自组织的普适方法,通过给系统输入能量或物质使该系统变为开放系统才可实现一种有序状态,这时系统会呈现出一种新的性质,从微观混沌到宏观有序[4]。
国际合作课程旨在突破组织界限,中外两方共享优势资源,承担各自所规定的责任并相互配合。以反馈(Feedback)、个性化(Individualization)为核心,通过利用“互联网+”时代数据化、信息化形成新的教学形式与方式,促进“翻转课堂”教学角色定位转化,使学生成为更好的学习者。高校应发挥国际合作优势,进行多学科、多专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与文化建设,打破专业之间、学科之间、部门之间、院校之间以及国家文化之间的壁垒,改变线性、单一、静态的思维与管理制度模式,逐步建立非线性、多元、动态机制,充分利用内外条件促进竞争与合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高校综合优势并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推动产生更多的文化、经济、社会价值。
1.教学科研协同。加强师生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发展,增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协同互补,相互促进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的整体提升。
2.多院校专业协同。建立多学科、多专业网状交叉结构,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高校之间以及校政、校地、校企、科研院所之间的资源交流互鉴,为学生开拓视野、贴近前沿、加强实践、增强创新意识及优化知识结构提供坚实平台。
3.中外文化协同。开展跨国别、多文化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以及在社会工作环境中的多方能力。吸收国际创新力量与资源,推动合作培养与协同创新,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传播,提升国际影响力。
4.师生主客体协同。教学相长,教学主体应由教师转化为学生。在國际合作教学中,学生既是学习者,亦是本国文化与相关内容的传播者与传授者。
5.网络资源线上应用与线下实践协同。深入依托网络资源,打破空间藩篱,通过线上与线下双方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利用在线课程的交流途径,优化中外双方师生教学效率及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合作教学的紧密度。
三、艺术设计国际课程双向模式:线上下、国内外协同教学
随着高校对外合作与交流渠道的拓宽,中外合作交流与教学课程项目日渐增加。但受中外教师、学生普遍存在的时间、地域差异制约,目前国际合作教学模式普遍呈现出授课时间短、知识传授技能化、文化交流单向化等问题。除固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其他设计类专业合作交流教学较多为1~2周的实践教学时长。在此时间制约下,外方教师教学内容多以短小项目或针对某一技术的培训。学生虽然在技术与视野上得到了短暂提升,但由于时间短、内容较为单一,在文化与设计作品的转化上仍然无法深入理解,这就可能带来了作品形式感过强、不求甚解,甚至存在将西方的符号语言直接挪用等问题。其原因一方面来自对外来文化背景的来源与发展关系不清晰,仅仅满足于表面形式的学习,另一方面对本国文化学习钻研又多持轻视态度。
高校作为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双向沟通模式的建立既可以使中国师生了解掌握外国文化艺术与专业环境动态的前沿变化与设计思路,同时也向国外院校传播中国文化。双向在线课程的教学模式不仅为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了窗口,也增加了我国学生对于本国文化的重视度与自豪感,激励学生去进行换位思考、相互学习与研究。
2017年始,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的产品设计专业开启了国际双向教学模式的试点尝试,至今已开展了三届。课程由双方师生合作,以中西文化对照背景下的产品设计为主题进行展开。利用互联网在线课程技术支持,打破地域界限进行双向沟通,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特色及优势,启发学生的沟通与创造力,引导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深化中外合作教学交流层次。
1.在线课程拓宽教学边界。利用在线课程资源与相关技术手段,突破原有中外合作课程场地条件限制,线上进行中外专业资源共享、师生专业交流及分组、集中讨论、汇报;线下双方专业教师分别进行实践教学,满足实践类设计学科所需的深入度要求。
2.“翻转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课堂教学内容围绕设计与创作思维方法的知识点讲解、小组讨论与交流、设计与创作内容汇报与交流,在项目分组后,鼓励学生与外方学生小组进行课外交流与设计合作,激发学生对文化了解的兴趣,锻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开展集中的学术型讨论,一方面帮助学生构建批判性思维,激发其创造力与交流沟通、展示、汇报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课堂气氛与沟通效率,解决小组讨论中可能存在的沟通较少、范围受限以及容易产生的共性、惰性思维等问题。引导学生用同理心与开放心态多角度看待不同文化与观点,营造相互尊重、学习、乐于倾听与分享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3.中外文化了解与传播。课程选题围绕中外文化背景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开展,促使学生对双方文化的了解与思考。例如2017年浙江传媒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产品设计专业第一期课程设计主题,为中英双方学生互为对方学校设计学校奖杯,学生需要在充分调研对方国家文化与校园文化后展开设计。此外,中英两方学生进行交叉组队,需要通过问答形式为对方小组提供所需文化背景资料,这也为其自身进一步了解本国文化提出了要求。
4.项目、专利、竞赛、论文多样转化。教学结束后积极进行成果转化,教师依托项目、课题进行中外文化交流与设计研究,学生积极参加中外两方的竞赛、展览与专利申请工作。
5.从教学项目出发促进中外合作进一步深化。
教学交流与学生交流对合作院校双方开展进一步深化合作具有奠基意义,并为学院中外师生交流、留学生引进、本科交流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多方合作模式提供前期准备,起到较好的传播与宣传作用。
教学课程一般设置为6~8周,依托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实施,一方面发挥互联网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尊重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强的教学特殊性,从“双向”传统文化交流为出发点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探索。
·课程准备阶段
中外双方专业教师建立课程小组,课程主题、任务要求由两方教师通过讨论确定,所采用主题集中于思考中西文化背景差异下的某一具体问题。如2019年主题是基于中西方不同饮食文化背景为出发点,学生作品围绕对方饮食文化背景进行供学生人群使用的可加热食物器皿或饮食工具设计。主题确定之后,课程组教师将书写详细的课程大纲说明、课程主题与要求,并在课程开始前交给学生。
·课程实施阶段
第1~2周:课程导入与前期准备阶段。由双方教师分别进行任务布置、前期调研及分组。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整体情况、要求与意义,与学生共同讨论并建立合理的课堂规范与要求,例如分组情况及过程性考核、學术型讨论中的标准等,对教学内容提前预热。
第3周:项目启动阶段。中外师生网络会面,分配具体任务及中外学生分组对接。
第4~7周:项目实施阶段。中外教师分别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深化,并进行阶段性线上项目汇报。其间鼓励中方学生与外方学生进行课上与课下的交流与互动,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第8周:项目汇报阶段。中外师生网络会面进行总结汇报,并通过两地静态展览或网络展览等形式,面向中外两校及社会开放。(2019—2020年“传统文化创新设计”课程实施现场与学生作品如图1、图2所示)
·课程评价体系
针对实践类学科特点,以创新与成果为导向,避免考核简单化、模式化、刻板化倾向,通过理论+实践、研究+汇报、过程+结果综合考评。小组工作中根据团队成员工作过程与工作量,以及成果质量共同评估做出全面、客观、公正评价,调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课程的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互结合构成。过程性评价形式较为多样化,包括思维导图、小组总结、学生互评、展示讨论、模型制作等。根据其不同形式的需求,评价主体由教师(一名或多名)及学生进行打分与互评,计入平时成绩并及时向学生进行反馈。总结性评价则加入英国设计类作品评价方式Feedback,教师详细梳理学生作品的优势与不足,对创作与设计的具体问题展开反馈,逐步培养学生反思与自我成长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避免了传统成绩唯分数论的弊端,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課程中教师取代传统课堂中的讲授者角色,转而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与组织者,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者转为主动发现者。中外教师团队、学生团队的双向交叉合作,突破了传统教学局限。双方主体协同使得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整体由单向转变为多向性,教学评价也由单一评价变为多层次多方向的评价机制。在这一系统下,国际合作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学生专业水平、合作沟通等综合素质也得到了综合发展。
当然,目前双向课程模式仍处于阶段建设中,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后续发展中,仍需进一步反思与深化双向合作方式,从学生主体出发,通过网络专业资源库的进一步建设与拓展、中西教育资源进一步共享以及从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硬件加强多方支持,才能将国际合作课程的双向模式继续深化、优化。
参考文献
[1][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Haken H. Complexity and Complexity Theories: Do These Concepts Make Sense [M].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Berlin: Heidelberg,2012.
[3]郭治安,沈小锋.协同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
[4]哈肯,郭治安.协同学的基本思想[J].科学,1990(1):3-5+
79.
Research on Two-way Teaching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ourses in Design Based on Synergetics Theory
GAO Mu-xing
(School of Design and Art,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an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many problem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normal teaching order, the competition and coordination formed by the boundary expansion, function crossing and function integr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laid the organizational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joint teaching. Based on synergetics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cases in the course of Innovative Desig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ourses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lies in how to expand the boundary of two-way communication, encourage students to play their subjective role as the main body of learning, and promote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eaching and cultural exchanges.
Key words: synergetics theory;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ternet + teaching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文:立体化递进式“伤寒论”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践行 2021/10/8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形成性评价结合翻转课堂在口腔教学的应用 20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