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10/8 17:14:18

[摘 要] 我国教育模式不断进行改革,现如今提倡“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思政课程也逐渐向课程思政方向转变。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培养国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也应该贯彻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课程思政与其他各门具体学科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英语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应该坚持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英语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 课程思政;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外国语学院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E2020053)

[作者简介] 申卫华(1976—),女,河南新乡人,硕士,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航英语ESP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2-0073-04   [收稿日期] 2021-01-20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符合课程思政教育的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石和出发点,高校除了丰富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外,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与时俱进,若教师仅采用原始、枯燥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真正的思想需求,起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目前许多高校将课程思政与相应的学科融合起来,在教学中不仅教会了学生学科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质。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综合性教学方法,不仅只局限于某一学科知识的增长,而且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帮助。

(二)符合英语学科的教学要求

在当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只是一贯的向学生灌输相应的学科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同时也起不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素养的作用。通过将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结合起来,能够在教授学生相关教学重点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主流,国际交流日益增加,英语教学尤为重要。在英语教材中,相关阅读素材包含先进的价值观念,能够辅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融入相应的课程思政,也能够摆脱学生枯燥单一的英语学习内容,不断丰富英语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的学习效率,满足英语教学工作的要求。

(三)符合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的要求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二者息息相关,无论是仅灌输思想政治理念还是仅灌输英语学科知识,都不能起到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必须将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二者相互融合,既能够实现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又能够相应地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在二者相互配合中,以英语教学能力为主,课程思政为辅,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将德育与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将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育恰当地结合起来。教师应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一改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使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到学科知识,培养其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等启发学生进行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学生。同时能够结合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進行思想情感的升华,在学习到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素养。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到位

当前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中多以传授英语知识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看等技能,为了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时一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传授相应的学科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提升,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大多数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到位。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承担,与英语教学没有太大的联系,而英语教学就是传授给学生英语知识,帮助学生取得各种等级考试证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对于英语教学以及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解是分开的。而且大部分学校开设的基础英语学习课程时间较短,这就使得大多数教师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英语知识与课程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教师主要关注的是英语知识的讲解,而没有注重思想道德水平方面的升华。这就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无法达到“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1]。因此,要想真正地发挥课程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提高英语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

(二)当代英语教材中缺乏思政元素

语言与文化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语言中包含着文化,文化的传播则需要借助于语言的学习得以实现,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互相发展。教师主要通过教材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学科知识,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但是当前在高校英语教材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相对较少,这就造成了教师在教授相应语言知识时脱离了相对应的文化环境,不利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在高校的教材中,主要以外国文化的相关阅读材料为主,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外国相应的礼仪文化。但是缺少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而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阻碍了中华文化的发扬,更不利于教师将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结合在一起。并且在高校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数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删减并补充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合理利用教材进行多元素教学,既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又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传统

无论是中小学英语教学还是高校英语教学,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是一味灌输相应的英语语言知识,以教师为主体。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科知识是有帮助的,但是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趣味性,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只是为了达到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掌握相对应的英语教学知识。这种教学观念在学生和当代部分教师的身上已经根深蒂固,教师意识不到自己教学方式的缺点,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较强,只是为了通过某些考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学习英语。同时部分教师并没有做到深入挖掘英语学科教材中的文化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进行机械学习,达不到学习效果。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尤为重要,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应当鼓励其植入新鲜血液,研究英语教材以及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与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对于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来说,适当普及最新的教学知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共同进步。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才能使课程思政教育与英语学科教育真正融合在一起,能够真正落实到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思政视域下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合理利用教材

将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融合在一起,对于教材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从教材内容入手。合理设计高校英语教材的内容,将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合理、恰当地结合起来。在确保英语教材系统性与逻辑性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当前的英语教材主要由英语基本知识组成,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添加适当的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理解相应的英语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只有从完整、系统性的教材出发,才能够使学生达到既能掌握相应知识又能培养自身思想内涵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挖相应的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中的语言素材体现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例如,当学习社交礼仪这一模块时,教师通过向学生普及相应的单词、短语以及句法的使用之后,也要使学生理解相应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场合下,应该使用不同的社交礼仪,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无论是在知识学习方面,还是进入社会后的实践方面,这样的教育对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使学生带着知识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设计英语教学课堂活动

在对教材进行选择、补充、删减的同时,还要注重将教学流程真正地落实到课堂之中,使课上工作与课下、课前的准备工作相互结合,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同时还要注重合理设计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在利用好教材的同时,配以相应的教学活动才能够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目标。教师要设计一套合理、完整的教学课堂活动。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导入、学习、巩固、课后作业、教学反思几个部分。首先从导入入手,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图片或者是视频等形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诱导启发式教学,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模式,通过做游戏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将课程思政教育植入到相应的英语课堂中。比如在讲解Hometown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向其他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方式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以及英语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应的情景模式,通过播放经典景点的视频,让学生担任导游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既能锻炼学生所学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够使得学生真正深入实践运用所学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将自己家乡的文化特点介绍给其他同学,产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采用这样的教学活动,思政教育思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体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必须要设计好合理的教学流程。

(三)深入贯彻落实共同育人目标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高校学生的教學,不能仅灌输相应的学科知识,同时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传统意义上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全依赖于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这使得学科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应该在各个学科中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要明确贯彻共同育人的教学目标,不断发挥师资队伍的集体力量。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相应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使学生在英语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2]。同时还要秉持以人为本、三全育人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比如在教授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引导其用批判性思维去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不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德育目标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目标,同时也要注重德育目标。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就体现了我们所说的思政课程教育目标,两者共同达到育人的目的。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与英语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从而达到共同育人的教育目的,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德育目标,不断开展教学活动。

(四)提高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与水平

当前课程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但将这一教学理念真正贯彻到课堂中也并非易事。教师的思政能力、意识水平不高,为教师带来了一些挑战性。因此,必须加大对于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水平以及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能力和水平,当前主要的问题就是英语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够清晰,要向教师普及相应的课程思政教学内涵,从而加深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程度,才能更好地将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联系起来。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英语教师还要认真研究教材,不断融入自己的新思想,当教材中并没有体现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相关课程思政元素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者删减,整合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仅学习了英语知识,同时能够提高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素养。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根据当前时代发展潮流,关注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从自身出发,不断要求自己,提高、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充实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教育,将课程思政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与英语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新英语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四、結语

高校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课程思政教学与学科英语教学结合起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不断研究英语教材中的德育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要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落实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还存在一些困难。本文就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做出了探讨,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不仅提高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晓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34(5):126-128.

[2]王禾玲.“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J].现代企业,2018(9):112-113.

[3]郝红梅.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现路径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8):10-12+16.

Discussion on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EN Wei-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Guanghan, Sichuan 61830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Chinas education model, the education model of “three whole education” is now advocated,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have gradually changed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raining goa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i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ombin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teaching of specific professional courses. A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tudents,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his teaching model can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 English ability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but als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correct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countermeasures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