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21期·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7/8 10:16:46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1期

滕昱 周晓夏

[关键词] 新文科;课程思政;创新;路径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浙江科技学院课题项目“‘互联网+’视域下智慧党建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 滕 昱(1985—),女,浙江金华人,硕士,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研究;周晓夏(1988—),女,浙江衢州人,硕士,浙江科技学院党委组织部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1-0081-04 [收稿日期] 2022-01-14

新文科概念最早是美国希拉姆学院为了将新技术与老文科相结合,于2017年提出的概念。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基础学科建设,培养一批拔尖人才。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推动新文科专业建设。2021年3月,为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新文科继承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其一,战略性。新文科建设不仅要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要解决与人们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有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二,创新性。新文科建设要对传统学科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实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其三,融合性。新文科建设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与拓展。其四,发展性。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并无固定模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调整。基于新文科的新特点开展课程思政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结合新文科的育人价值和育人功能,探索新文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一、新文科的内涵

新文科包含8个学科门类;其中,文、史、哲是基础文科,经、管、法、教、艺是应用文科。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新文科应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維模式,以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为方法,秉持继承与发展、了解与融合、交叉与共享的原则,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新文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新文科之“新”不仅是新旧、新老的“新”,更是创新的“新”[1]。

二、新文科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

(一)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在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高水平自立自强是关键,人才竞争是关键,要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政治方向正确是做好人才工作的保障,人才工作就是不断激发和鼓励知识分子不忘报国之志,坚持报国之路,砥砺报国之行。人才强国战略突出了人才强国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持续性。高校面对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大团结凝聚、教育引导、联系服务、表彰奖励和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广大人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2]。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高校应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所谓立德树人,首重立德,其中新文科的作用至关重要。新文科必须是立足于培养人的独立人格、高尚情操的新文科,是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维护人类的尊严、保护人类文明的新文科,是更加注重价值层面而非知识层面的新文科,是回归于道而非纠缠于术的新文科。新文科应该承担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壮大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为本,实施通识教育,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提升其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动诉求

由于工业生产中分工的不断细化,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同时专业深耕和分类明晰的特点也很显著。随着时代的变迁,行业壁垒不断降低甚至消失,出现了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现象,专业综合化、交互性的趋势日益增强,很多新事物的产生无一不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社会需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高校如何适应社会形势发展是需要面对的突出问题。新文科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的文科更新升级。

三、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动力

(一)在守正创新中增添势能

守正就是不偏离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不偏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创新是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要在讲好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从学科中挖掘新的思政元素,融会贯通,让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守正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守正。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要在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焕发生机、增添势能[3]。

(二)在挖掘融入中增益赋能

推进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的思政化,而是从专业的视角对思政元素的重新认识、梳理和挖掘,把从专业课中挖掘出的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如盐入水般滋润学生的心灵。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关键要在挖掘和融入上用功着力,做到自然、自如、自发,即元素挖掘要自然,不能矫揉造作;内容融入要自如,不能生搬硬套;情感升华要自发,不能无病呻吟。要把正方向、把握导向,因时、因地、因材挖掘并融入育人的元素,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三)在同向同行中增强潜能

新文科专业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关键环节,二者的共同指向都是立德树人,同样重要,都举足轻重,必须同向同行,形成最大育人合力。要做好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并行齐抓,通过一体化设计、融合式抓建、联动性增效,力求形成协同效应,挖掘最大潜能。

四、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思路

(一)进行人才价值观塑造

新文科专业建设既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政治融入的本质要求。新文科需要切实肩负“精神补钙”和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承担弘道、明德的历史使命。首先,要厘清新文科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系。新文科是个多学科、多门类交叉融合的新事物,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新文科不仅要培养专业人才,还要在具体课程中挖掘思想政治内容来具体开展课程建设[4]。其次,新文科专业的目标要契合课程特性,尤其要契合课程内容的特点。一门课程的独特性决定了它能够实现的学生价值观塑造是相对聚焦的,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唯有聚焦在某个方面甚至某方面中的某个点,才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深刻性[5]。

(二)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新文科人才宏观思维

当前,国际关系风云变幻,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内的变化日新月异,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新的世界格局中,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新的角色;新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带来了新产业、新业态;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新的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新文科开展课程思政,更应该结合专业优势,围绕国家战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做优做强,开展“品牌优势学科+新文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造,走特色发展之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

(三)进行专业课程信息化改造,培养人才的信息素质

新科技带来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互联网、数据科学技术改变了行业领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形态,软件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迅猛。回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文科专业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纳入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开展“信息技术+专业”改造,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新焕发专业生命力[6]。

五、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实践路径

(一)出台新文科课程思政实施意见

学校以新文科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为总体目标,架构协同统一的工作思路。遵循学科建设规律、育人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实现党政协同、师生协同、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阵地协同,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新文科学科体系协同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制定新文科课程思政大格局的重要举措和行动指南。

(二)建构新文科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在课程设置方案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采用全覆盖、不断线教学模式,做到专业教学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做到校园内外与课堂内外相结合。以新文科专业教学为依托,构建“综合素养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全覆盖的学科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做到专业实践理论课程强化教育质量,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一体化[7]。

(三)推进新文科课程思政质量提升

1.进一步完善教材选用质量。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编写与选用管理的若干意见》,修订完善学校教材选用、征订及发放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教材选用范围应扩展到整个社会科学相关课程,统一使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确保学校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向的正確性。

2.挖掘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元素。根据课程特点,深挖新文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求在课程中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重点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8]。

3.做好新文科学科建设,打造“数智”人文。鼓励跨学院联合建设新专业,激励教师开发新课程,新旧课程应形成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数智人文作为一种新的学术导向,其产生和推进都源于“数智”和“人文”的双向需求和动力。高校要激励当代数智人文发展的核心信念,坚定地相信数字化智能化工具具有转变文学探索内容、边界、研究方法和受众的巨大潜能。

4.推动培养模式创新。有效开展本硕博长学制贯通式培养,积极推进双学位、主辅修、微专业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跨院校、跨专业、跨行业、跨国界的协同育人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地开展经典“悦读”活动,使学生能从经典中邂逅高贵灵魂,感受非凡智慧,洞见深邃思想,进而品味科学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以充分发挥文科经典独特的浸润、熏陶、感染、共情、唤醒、激发教育的作用。

(四)构建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三大体系

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一是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富有活力、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的新文科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训,提升思政课程教师教学能力。二是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为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工作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树立正确评价导向,形成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专业性评价,体现育人评价元素,使育人成果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2.推动教师能力和学生能力“双能力”体系建设。教师能力培养要抓住教学意识、教学手段、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着力点,通过课程思政系统化的平台建设予以培育,通过典型经验交流进行推广和复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实现学生专业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共同提升。要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为己任,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中掌握的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遵守、对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共识,转化为成长成才的能力。

3.新文科背景下課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建构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改善制度供给,以综合评价、分类评价、多元评价和同行评价作为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评价组成[3]。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