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面向工程认证的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10/19 16:26:55

宋福成 史云飞 孙华生 吕春光 高鹏

[摘 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专业建设改革的有效途径。结合新修订的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补充标准,分析了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和特点。以临沂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例,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明晰了毕业要求及其课程支撑体系,对毕业要求分解了37个指标点,设置支撑每条指标点的2~5门课程,并确定各支撑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强度。构建了具有沂蒙精神、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及先进智能技术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设立了递进式模块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这些探索和实践对测绘工程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也可对全国同类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专业认证;测绘工程;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临沂大学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新工科视域下测绘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XGKJG2007);2018年度临沂大学教学质量工程项目“‘GNSS原理与应用学生学习评价改革课程”(PJKC1848);2016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面上项目“基于流程化项目的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构建”(C2016M025)

[作者简介] 宋福成(1986—),男,山东临沂人,工科博士,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测绘研究;史云飞(1979—),男,山东临沂人,工科博士,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测绘相关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研究;孙华生(1980—),男,山东临沂人,理科博士,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测绘教学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P2;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4-0181-04   [收稿日期] 2021-03-01

一、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对各高校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专门性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通过认证协会认证的工科专业,毕业生学位可以得到其他签约成员的认可[1]。面向新时代科技和产业发展,适应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专业建设和改革是提升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必然途径。作为工科门类下的测绘工程专业,主要是研究地球空间实体的数据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和管理的一门学科,为国民经济建设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保障。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有包括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30所高校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评估,也有一些高校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实践[2-4]。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化、自动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测绘工程专业已从“测量制图”为核心的传统测绘向以“空间信息服务”为核心的地球空间信息工程方向发展,这也决定了需要对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进行优化改革。本文以我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补充标准为依据,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对本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由通用标准和各专业补充标准组成,现行通用标准于2017年11月修订[5]。2020年6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审定批准了《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类补充标准》,自2021年认证专业开始使用。新修订标准拓宽了专业适用口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补充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再具体到专业,统一为专业类;鼓励学校和专业关注产出评价机制建设,进一步从“课程导向”向“产出导向”转换。

《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补充标准》,课程设置支持学生掌握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时空基准、大地测量与导航定位、工程与工业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以及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相关应用领域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相关政策、法规等,培养学生测绘地理信息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服务能力[6]。相对于原标准,新标准更宏观更宽泛,仅是对一些核心知识点等做了要求,不再推荐具体的课程。新标准要求课程应设置相应的作业或设计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大学四年受到足够的专业工程训练和专业实践环节训练。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至少应包含工程案例分析和适当规模的程序设计作业,进一步加强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的训练。新标准删掉了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具体的要求,明确规定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时间不少于12周,强调选题需有明确的应用背景。综合来看,新修订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补充标准,只给出了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不再规定应设置的具体课程;进一步加强了工程和实践环节训练,注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延长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时间,注重應用背景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行业和社会需求。测绘可为国土资源、城市规划、交通、地质、矿产、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电力、国防、城建、减灾防灾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另外,我国相继开展了“数字中国”“智慧城市”等重大战略性建设工程,以云计算、泛在网络、大数据等为特征的地理信息服务与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大量的互联网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新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也需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临沂大学正积极创建“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面向“十四五”,学校将按照既定战略,努力建成区域一流、省内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目前,临沂大学也已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名单。临沂大学具体办学定位为:学校立足沂蒙,面向山东,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依据行业和社会需求,结合临沂大学办学定位,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沂蒙精神特质、创新创业意识、继续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人文社科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测绘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前沿测绘技术,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能在国家基础测绘、城市规划和建设、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各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毕业5年后能够达到如下目标:(1)具备扎实的测绘理论与技术,能够从事测绘地理信息类项目的技术方案设计、开发、数据采集和处理及组织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2)具有良好的管理经验、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国际化视野和沟通能力,能够成为团队技术负责人或骨干成员,促进团队发展;(3)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跟踪测绘领域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或具备科研型人才的潜力;(4)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服务社会的担当和能力。

在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充分调研,并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须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我们根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关系,确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流程。根据培养学生的质量、社会评价等,以后定期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进行修订。

四、毕业要求的设计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通用标准里规定的12项内容。为了评价学生是否满足毕业要求,所以毕业要求要可衡量。因此,依据培养目标,在完成本专业12项毕业要求的基础上,对毕业要求进行了指标分解,每项分解为2~4项指标点,合计37项,并根据各指标点达成要求的知识和能力需要,设置支撑每项指标点的2~5门课程,并确定各支撑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强度,即权重值;然后对各指标点的支撑课程分别进行达成度评价,再根据支撑课程的权重值计算各指标点的综合达成值。《临沂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临大校发〔2012〕6号)》规定学生全学程平均学分绩点在1.5及以上,《临沂大学全日制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规定课程绩点1.5为合格,课程绩点的计算公式:课程绩点=(课程成绩÷10)-5。当课程绩点为1.5时,对应的百分制课程成绩为65分,因此本专业设定评价合格标准为评价值为0.65。如果指标点的达成值大于等于达成标准值0.65,则该指标点达成,如果所有指标点全部达成,则该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本专业部分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分解及相关支撑课程如表1所示。

五、课程体系设置

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修订主要考虑到以下原则:(1)课程设置应能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2)注重厚基础和宽口径,强化应用能力培养;(3)专业导论课和基础课适当提前开设,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学习兴趣;(4)建立模块化实训实习体系,进一步增加课程实训和教学实习学时;(5)增设新技术新方法课程,强化计算机能力培养。另外,严格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关于对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要求。本专业各类课程总计2400学时+31周,本专业学生至少修满170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实践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5.88%。

依据学校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在沂蒙精神特质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在通识必修课程中增加“沂蒙文化与沂蒙精神”课程。通识选修课也包括了较多的沂蒙文化与精神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学生毕业前至少修读8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所以,在通识必修课程中开设创业基础,在通识选修课程中也有创新与创业管理等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另外,学生可通过参与教师课题、大创项目、学科竞赛等获得创新创业实践学分。

面向智能时代,增设测绘新技术新方法、人工智能及设计类等相关课程,加强计算机能力培养。当前,无人机技术、激光扫描及雷达技术等已深入应用到测绘领域,在原有课程基础上,重新梳理课程内容,开设了“数字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与应用”“三维数字城市建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基础”“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与应用”等课程。进一步增设设计类课程,除了规定每门课程中的实验实训课时中须有程序设计类作业外,还在实习中增加设计类教学环节,如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大地测量学设计与实习、测量程序设计实习、工程测量学设计与实习等。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开设一系列计算机相关课程,如“计算机程序语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测量程序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及相关实习”等。

构建递进式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1)课程实验实训环节。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都由理论学时和实训学时构成。如“数字地形测量学”(32理论+16实训)“遥感原理与应用”(48理论+16实训)“GNSS原理与应用”(48理论+16实训)及“工程测量学”(48理论+16实训)等。课程实训一般在相关理论课程内容讲授中或讲授后进行,主要加强理论学习的理解和仪器设備的基本操作,如“数字地形测量学”中的水准测量实训、导线测量实训等。(2)课程教学或生产实习环节。专业核心课程一般都设置课程教学实习环节,如“摄影测量学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习”“遥感原理与应用实习”“数字地形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学设计与实习”等。课程教学实习主要进一步巩固课程理论内容,培养学生利用课程所学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如数字地形测量实习中利用全站仪进行地形图测绘,摄影测量学实习中利用影像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等。(3)综合实践环节。该环节主要包括生产实践与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工程和专业问题能力。在这环节中,学生须到生产单位进行不少于6周的实习,并根据毕业选题进行相关综合实验或设计得到有效的结论。(4)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该环节主要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水平学科竞赛及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完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基本科研能力。以上实践教学环节独立开设,但可通过相关数据产品联系起来(之前的一个或几个实践环节获得的数据或产品,可为下一实践教学实践环节提供基础资料),环环相扣,层层递进[7]。通过以上递进式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可充分满足毕业和工作要求。

六、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与国际接轨、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抓手,也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专业建设改革的有效途径。我们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为指导,确定了符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聪诚.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9,316(12):46-52+68.

[2]于勝文,刘智敏,韩晓冬.从注册测绘师制度和专业认证谈测绘工程专业综合改革[J].测绘科学,2014,39(4):169-

172.

[3]焦明连.专业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测绘科学,2015,40(11):182-186.

[4]汤俊.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测绘工程,2020,v.29(06):79-83.

[5]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

[EB/OL].(2017-11)[2021-02-25].https://www.ceeaa.org.cn/

gcjyzyrzxh/rzcxjbz/gcjyrzbz/tybz/index.html.

[6]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补充标准[EB/OL].[2021-02-25]https://www.cee

aa.org.cn/gcjyzyrzxh/rzcxjbz/gcjyrzbz/18gzylybcbz/chdlxxlzy/index.html.

[7]史云飞,张玲玲,孙小荣,等.测绘工程专业流程化项目构建思路与方法[J].高教学刊,2018,84(12):80-82+85.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Oriented to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SONG Fu-cheng, SHI Yun-fei, SUN Hua-sheng, LU Chun-guang, GAO Pe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0, China)

Abstract: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form major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newly revised supplementary standards for surveying, mapping and geoinformation majors, the requir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 are analyzed. Taking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major of Liny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 curriculum support system have been clarified.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were broken down into 37 indicator points, each of which were supported by 2-5 courses, and the weight of each supporting course to the indicator points is determined. A characteristic theoretical teaching curriculum system with the “Yimeng spiri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advance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a progressive modular practice teaching course system has been set up. These explorations and practices have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major, and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vision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in simil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