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30期:融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究 ——以陕邮职院易班平台为例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12/22 9:36:56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0期

吴鹏艳,毛浓国,张力元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工部,陕西 咸阳 712000)

一、学院网络思政育人现状分析

(一)网络思政育人体系不完备

网络思政育人是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学院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院党委宣传部为首,学院建立了门户网站,学工部、院团委及二级学院也有运营的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网络育人平台。但校内教职工与学生共用平台较少,师生日常使用平台存在一定的壁垒,没有实现统筹管理,尚未建立学院的网络思政育人体系,在管理制度、运作体系、经费开支、场地共享、平台互通、资源共享、内容创新、技术集成、人员统筹等方面亟待通过整合形成一个体系。

(二)网络思政育人资源融合度不够

根据前期调研,学院现有网络育人平台如下:学院门户网、学院公众号、学院微博、学院抖音号、学工部公众号、院团委公众号、学院招办公众号、体育部公众号、易班平台、学工系统、智慧课堂、微邮苑安全打卡小程序,二级学院开设有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这些公众号、微信号、视频号、抖音号等都在做网络育人工作,但是尚未形成深度融合。融合不是简单地的将应用或者平台进行整合,而是要在主流网络思政育人平台牢牢掌握舆论场域主动权和主导权的前提下,在校内各网络育人平台形成合作关系、互补关系、共生关系。

(三)网络思政育人队伍不健全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在网络思政育人这一模块,应形成统一管理机制,并根据学院教育和管理工作实际,营造全员育人的同时,重点打造一支以思政教师为骨干队伍,以全体学工队伍(尤其是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教师)、学生骨干为代表的网络思政育人队伍。这三支队伍的培养与打造是学院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开展和实施的关键。

(四)网络思政育人技术与内容并进

认真学习和理解党中央对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相关论述,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陕邮职院)易班作为陕西省第二批试点院校,在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和省易班发展中心的领导下,学院不断探索易班融合建设路径,整合校内教育教学、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等优势资源,将资源融合、功能融合、产品融合、理念融合、服务融合、技术融合逐步完善,形成了新融媒体矩阵的策略方法及可推广的网络思政育人模式,适应了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人才的要求。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一)网络思政育人模式研究目标

在问题和需求导向的建设思路下,总结归纳高职院校易班建设的切入点与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提升网络思政育人信息质量及网络思政育人队伍素养。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可复制推广且适合高职院校的基于易班平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模式。

(二)研究意义

陕邮职院积极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结合职业院校实际,深挖红色电信资源,融入学生课堂,真正做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与相互联动,培养一批又一批贴近社会与个体发展需要的通信信息类职业性工匠人才;构建社会服务机制,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

三、陕邮职院易班平台的网络思政育人模式探究

(一)网络思政育人模式的基础

根据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1年工作要点,深化网络思政守正创新。2021年8月完成了对易班网的优化升级与高校思政网的优化。发挥网络应用平台传播优势,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出台高校网络公众号管理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党委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二)“12345”网络思政育人模式探究

依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将通信行业作为基点,以陕邮职院校企合作发展模式为基准,结合高职学子的成长成才培养方案,通过易班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线上主体易班平台+线下师生互动”的可操作性网络思政育人新模式。提升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及网络思政教育主体队伍的整体素养,形成“12345”网络思政育人新模式。

1.1即基于一个平台(易班平台)。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易班共建模式的要求,依托陕邮易班平台为学院搭建一个主流App开展网络思政共建共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依托网络传播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这对所有高校网络思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结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重新定位,构建易班的平台架构,形成一个应用终端、应用层、支撑平台与基础环境有机融合的云平台。陕邮职院通过此次易班升级优化,深入推进易班校本化发展,深挖并整合校内已有网络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营造校内互通、互补、共生的网络育人生态,最终真正实现Sass云平台服务,形成让全员师生受益的网络平台育人模式。

2.2即融合两个应用(学工系统、微信移动端)。在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短视频化的趋势下,开展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必须积极主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应用新业态,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学生在哪里,这我们就要把思政工作开展在哪里。这也是网络矩阵的融合过程。这里的融合不是简单地将学院现有资源整合在一起,而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使媒体功效全面化。遵循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特点,使得互联网媒体具有明显的平台化趋势。将学工系统与微信移动端汇聚在易班云平台上,再将学院现有的网络宣传平台托管到云平台后台,这样的融媒体矩阵功能空前丰富,平台的传播效果也将大大提升并可精确测量。在此基础上,易班云平台的思政教育内容及其他各类服务信息的呈现形态也更为立体,学生用户体验更加丰富,其精准推送、定位、画像等功能,可助力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精细化开展。

3.3即构建三支队伍协同育人格局(思政名师队伍、辅导员为主的学工队伍、青马骨干队伍)。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学院党政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开展相应的管理、教学和服务活动,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部门是学院思政部、院系党团组织、共青团。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青年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课程。我们让部分思政名师充分利用易班平台优课的强大教学功能,遵循学院学生特点开展思政教学,让思政主课堂在坚持中改进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内容丰富的新媒体材料,上传至优课系统相互交流学习,形成特色思政课程在全院内宣传学习。

同时,聘请深受学生喜爱的思政名师,担任网络思政和网络思政矩阵指导教师,营造好网络育人氛围。以辅导员为主的院系党团组织在开展具体思政教育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二级学院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结合所在分院学生的特点,探索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选派一名专职辅导员兼任分院的网络思政育人指导教师,做到专项负责学生工作子模块。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网络思政育人成果,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共青团作为党的有力后备军,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培育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任务中,要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结合。以青春榜样的力量和学生骨干带动更多的青年学子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创新专业技术领域。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而是已经形成了一个包含家庭、学校、社会的“大思政”格局。学院将继续精心部署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方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充分调动校内外各方面育人资源,挖掘和运用各方面育人要素,发挥各方面育人功能,形成“思政名师+辅导员学工队伍+青年骨干”的协同育人格局。

4.4即发挥平台育人四大功能(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根据易班平台的思想教育、教务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四大功能,学院充分进行平台校本化开发,开展平台生态建设。平台支持开放接入,可将易班开放资源、学校各类服务功能和网络应用整合到平台中,方便日常管理和维护。目前已经接入校本化智慧学工系统,后续将根据学生管理服务育人工作持续接入更多第三方应用,真正发挥该平台的功能。

青年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网络参与度,应充分结合互联网主流新媒体,如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以及各大宣传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知乎、豆瓣、贴吧等,将学院易班创建为一个Sass服务云平台,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舆论互动,紧跟当前形势政策热点,充分参与社会热点和重要事件的讨论,比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疫情防控体系实现等,在热点事件的讨论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5.5即构筑五大网络育人渠道。构筑集组织管理、事务服务、品牌文化、红网育人、青马实践为一体的符合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的新型育人渠道。(1)组织管理:把单一的线下管理方式和工作组织形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倒逼驱动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2)事务服务:聚焦服务学生,打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模块化呈现和大数据管理,为组织管理提供支撑和依据,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品牌文化:以易班为依托,丰富内容供给,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校企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搭建共享性、参与性和创新性强的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新舞台,形成具有陕邮特色的“易”品牌文化。(4)红网育人:强化“互联网+思政”网络育人功能,开辟网络思政新平台,将校园热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活起来,旗帜鲜明弘扬主旋律,有效拓展互联网思维下思政育人主渠道。(5)青马实践: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六个下功夫”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要求,以“把握新时代、明确新使命、锻造新能力、培养新青年”为使命,把握新时代青年特点,不断增强平台与用户的黏性,通过“线上理论宣讲+线下实践锻炼”的育人模式,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新时代青年。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