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研究评述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10/27 10:49:01

孙梦 郎朗

[摘 要]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是保障社团健康发展、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学者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规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社团管理机制的改进对策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学者重点探讨了尊重社团自主性与发挥管理能动性相结合规律,以及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系统性规律;指出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中的突出问题包括政治建设较为薄弱、管理主体履职的越位、管理主体履职的缺位等;提出了多措并举加强社团政治建设,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的岗位职责与结构关系,强化管理主体的服务意识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育人功能;社团建设

[作者简介] 孙 梦(1989—),男,山东潍坊人,教育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事务部主任,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郎 朗(1999—),女,黑龙江大庆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8级艺术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高校社团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4-0029-04   [收稿日期] 2021-02-18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即围绕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目标协同运作的各管理主体的权责设置、结构关系与运行方式,是保障社团健康繁荣发展、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随着《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教党〔2020〕13号,以下简称“《办法》”)的实施,社团管理研究与实践进入了新阶段。梳理学者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研究成果,对政策文本、研究成果与管理实践进行互动性审视,指出未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研究的新方向、新课题,对于充分实现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规律研究

(一)尊重社团自主性与发挥管理能动性相结合

学者的研究体现出了“尊重社团自主性”与“发挥管理能动性”两种视角的互动与融合。前者主张保护自下而上的自发秩序,以高校学生社团和学生的“自主性”为出发点展开论述;后者主张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秩序,以社团作为高校育人平台为出发点展开论述。前者关心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后者试图解决社团管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前者希望将对社团的管理与干预降到最低限度;后者主张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社团健康发展。

充分激发学生和社团的自主性是社团发挥育人功能的前提。学者指出,学生社团育人功能得以实现正是因为学生社团的“非强制性”[1]。社团管理工作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自愿出发[2]。有学者将“学生参与理论”引入社团研究,认为学生在社团中付出的体力和情感越多,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3]。

同时,学者也看到了社团自发运行带来的问题。学者指出了社团发展中出现的官僚化、形式化、功利化,以及活动层次低下、监管指导不足、组织松散等问题[4],更有学者指出了社团组织可能成为学生运动、甚至社会运动的组织基础[5],成为传播西方思想意识的高危区[6]。这些现实风险的存在势必要求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将政治建设放在社团建设的突出位置。

有学者认为,两种视角的互动本质上是不同社团管理主体诉求的博弈。高校共青团组织需要通过强调社团的育人价值,争取来自上级党委的政治信任和政治空间。而国家和高校党委则对社团的负面影响和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抱有警惕,认为即便社团具有育人价值,但若威胁到高校稳定就“得不偿失”。[5]两种视角互动的结果必然是为大学生社团设置制度性的发展框架,既要保证社团发展的政治方向,又要发挥社团的自主性。既要划清红线,又要强化对社团健康发展的支持。在社团管理实践中,如何处理好社团的自主性、自发性与社团管理规范性、引领性的关系,协调好社团参与者对自主性的追求和社团管理者对政治建设的要求,避免社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是学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系统性规律

社团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育人实践。影响社团管理育人效果的变量十分丰富,社团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主体众多,社团管理过程是以高度系统性的管理实践来作用于高度复杂化的社团发展实践。学者习惯于将社团管理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进行讨论,这为研究提供了方便,但也造成了对管理机制中不同要素、主体之间结构关系、运行方式、互动过程的忽视,将社团管理的复杂实践割裂化、碎片化,以至于只能提供分散的素材,无法形成系统的思路与方向,对复杂的社团管理实践回应度不高。应采用复杂性思维、系统性思维、非线性思维开展研究[7]。社团管理机制研究既需要分类分析,厘清其中各部分的作用机制,也需要系统分析,阐明各主体、侧面的互动机制。

有学者尝试建立系统性的社团评价指标体系。李朝阳编写的《高校学生社团教育功能问卷》从平台载体、人际体验、愉悦身心、自我提升、职业发展5个功能测评社团教育功能实现情况[8]。杨帆等在建立团队合作、职能分工、发展前景、影响力4维度社团评价模型[3]的基础上,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社团参与度问卷》等工具进行了规范的定量研究[9]。然而,定量研究不得不在对社团进行抽象化、指标化的建模过程中,忽视实践中主体与制度、不同主体之间互动的丰富细节,且缺少了來自深度访谈等定性研究资料的补充,导致了学者对测量结果的解释显得武断、机械,难以令人信服。学者宜采用动态论而非机械论的世界观,使用概率论而非决定论的思维方法审视学生社团,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将丰富的社团管理实践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在实践反馈中不断完善社团的评价研究。

二、社团管理机制的关键问题研究

(一)政治建设较为薄弱

政治建设是社团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社团的政治建设既是社团及其管理机构争取各级党委政治信任,从而争取自身发展空间的必然要求,亦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回应党中央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关切的必然选择。各类政策文件中均强调了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近年来学者越来越关注高校学生社团政治建设,《办法》的实施更是标志着教育管理部门将社团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社团的政治建设需要实现两个重要目标。首先,是划清并守住政治底线,避免意识形态与突发事件风险。学者较为担忧的是社团管理主体政治意识淡漠,对社团意识形态安全责任缺少认识,社团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10 ],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不足[ 11 ]等问题。其次,是有效开展思想引领,以社团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目前的社团活动思想性不高[ 10 ],尚未探索出思想引领的有效路径。社团中党团组织建设缺位[ 12 ],缺少对学生社团政治建设工作的考核机制[ 11 ]。随着《办法》的实施,守住社团的政治底线有了较为充分的制度保障,但探索社团开展思想引领的路径依然任重道远。

(二)管理主体履职的越位

出于对前文所述社团可能带来的意识形态与突发事件风险的担忧,社团管理各主体有强烈的控制社团发展的意愿。社团管理中容易出现“行政本位”现象,例如由社团管理主体直接向社团分派任务,在社团活动上亲力亲为导致学生无主导权[ 13 ],各项管理条例与考核制度严苛而缺乏弹性[ 14 ]。同时,社团管理机制不完善,对于各管理主体的职责、权力缺乏清晰的界定,导致社团管理实践中时常出现社团管理主体越位履职的情况。

管理主体的越位履职导致了对学生主体性的挤压,伤害了學生自我实现的主体意识[ 15 ],束缚了学生组织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16 ],最终影响到社团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导致了社团难以充分发挥育人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社团满足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难以完全满足的学生发展需求,为学生自我表达、自我实现提供了制度化的组织渠道,从而成为高校治理的重要媒介。倘若一味挤压学生社团的自主发展空间,学生的诉求表达可能会转入非正式学生群体、互联网等更难以管控的空间,从而形成更大的政治风险[5]。

(三)管理主体履职的缺位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主体履职的缺位是各级党组织最为关注的问题,关系着党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政治信任和高校学生社团的稳定繁荣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因缺少统一而明确的制度框架,此问题在实践层面一直未能得到根本解决。首先,社团管理制度中对管理主体的岗位职责缺少明确的规定,导致管理主体无所适从。其次,选聘办法、考核激励不完善造成人员错配,管理者的积极性难以调动。部分社团负责人未经民主选举产生,缺少对社员负责的态度与履职能力[ 17 ];指导老师选聘机制无法选出兼有指导能力与指导意愿的教师[ 18 ]。最后,对社团育人价值认识不到位,无法给社团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部分高校的资源配置尚不能满足社团拓展学生素质的需要[ 19 ],导致社团物质条件匮乏,持续发展力不足[ 20 ]。

三、社团管理机制的改进对策研究

(一)多措并举加强社团政治建设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政治建设是社团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高度关注的话题。学者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社团政治建设的对策建议。例如,实行“思想+专业”双指导教师制[ 21 ],发挥社团指导教师的政治把关作用,加强对社团骨干的培养、培训,建立社团思政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22 ],发挥思想政治类社团的辐射作用[ 23 ]等。最为学者与实践者重视的是在社团中进行团支部建设,学者寄望于团支部的政治建设目标,以及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制度性安排,能解决学生社团政治建设缺少抓手的突出问题。学者设计了“一个团籍,两种身份”的团组织架构[ 24 ],指出社团团支部建设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保质为先,促量为后[ 25 ],建立审核机制、监管机制、评优表彰机制,保障团支部有效运行。

目前,社团团支部建设仍有部分关键问题有待破解,如:如何将社团发展需求与党团支部政治建设要求相结合,形成政治建设与社团发展的良性互动;社团与党团支部职能如何分配与整合;党团支部活动如何结合社团特色开展,保证活动的吸引力与引领力;如何将相关职能部门、院系整合到党团支部建设中来,形成联动效应等。

(二)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的岗位职责与结构关系

社团管理机制的完善不仅需要明确各管理主体的岗位职责、选聘考核办法,更需要形成各管理主体的互动机制。学者们对指导教师的职责定位(张仁伟、葛卫华,2008),社团骨干的选拔方式(李莉,2004)、退出机制(朱飞,2015)、领导风格(杨帆、李朝阳、许庆豫,2015)有所探讨,但对各管理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缺少研究,远未形成对于社团管理机制的系统论述。与此同时,各个高校共青团组织普遍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机制,这意味着对社团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相关研究并未能采用实证的方法发现现行社团管理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学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各个管理主体如何在《办法》实施后新的管理框架下形成有效互动,如何突破社团管理实践中的引领难、激励难、清退难、考核难、培训难等问题。

(三)强化管理主体的服务意识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不仅要重视制度完善与执行,也要重视为社团提供服务与支持。第一,深入学生群体,实现动态管理。高校社团管理主体应坚持学生在社团中的主体性,拓宽管理主体与学生、社团的制度性沟通渠道,走近学生,根据学生意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朱飞,2015)。第二,关注社团需求,整合发展资源。各管理主体具有育人资源优势,应从社团发展需求出发,充分整合育人队伍、育人平台,鼓励社团参与学校中心工作,为社团与社团之间合作牵线搭桥,实现协同育人。第三,强化发展支持,扶持优秀社团。应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便利条件(张仁伟、葛卫华,2008),根据不同类型的社团,采取有侧重的支持方式(朱飞,2015)。

参考文献

[1]王春柳.发挥高校社团育人功能 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23-26.

[2]王宏维.论大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的三个基本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3(1):80-83.

[3]杨帆,李朝阳,许庆豫.高校学生社团的学生评价与影响因素[J].教育研究,2015(12):43-51.

[4]张仁伟,葛卫华.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3):87-90.

[5]李丁.共青团组织推动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与治理的历程研究[J].青年研究,2017(5):1-16.

[6]潘秀山,李朝晖,穆娜.维稳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活动[J].思想教育研究,2013(5):59-62.

[7]陆凯,杨连生.以文化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团文化育人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9):101-104.

[8]李朝阳.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的问卷调查及量表编制[J].学术交流,2013(12):199-202.

[9]杨帆,夏之晨,许庆豫.高校学生社团教育功能的优化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6(12):71-79.

[10]刘志强.高校学生社团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4):286-288.

[11]刘春雷.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意识形态教育实施路径[J].中国农村教育,2019(21):11-12.

[12]孟祥宾,魏泽.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现状与建设路径——以大學生社团发展为视角[J].滁州学院学报,2019,

21(6):86-89.

[13]刘慧英.将“负面清单”模式引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探索[J].镇江高专学报,2016,29(2):51-53.

[14]夏忠彪.组织社会学视阈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改革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2):161-164.

[15]王玉亮,冯晓岚.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两种错误倾向[J].职业时空,2014,10(1):14-16.

[16]朱飞.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模式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1):74-77.

[17]李莉.努力构建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环境[J].江苏高教,2004(5):60-61.

[18]杨波,赵爽.大学生社团凝聚力培育的小组工作嵌入:理念、路径与保障[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2(1):61-67.

[19]刘丰林.素质拓展视阈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20-22.

[20]张文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6(6):84-86.

[21]程波,刘洋.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社团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124-126.

[22]周纯.高校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与融合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9,29(2):45-48.

[23]胡颖蔓.高校“思政社团+社团思政”的研究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6):72-74.

[24]唐伟.学生社团建立工作团支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5(9):84-86.

[25]朱笛,付坤,黄造玉.高校学生社团基层团支部构建模式及其必要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35-36.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SUN Meng, LANG  Lang

(Facult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healthy and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associations and realize the full potential of their educational function. 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have made abundant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operational laws,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 promotion measures. The key points mostly discussed by the researchers are the balance between making full use of associations autonomy and giving play to the management initiative, and the systematic laws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management.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s are the weak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absence and overplay of management subject. To alleviate the above problems, taking multipl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further clarifying the management subjects responsibility and relationship, and strengthening their service consciousness are urgently needed.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management mechanism; education function; association construction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