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科“四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9期
傅巧蕾,王佳音
(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引言
2020年9月4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实现高水平发展,期间不断优化规模结构、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培养质量,并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到了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研究生教育的关注度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而不断增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研究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意义重大。其中,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
一、文献综述
(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学界已有的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多是基于质量管理理论。欧美教育体系提出教育质量保障是指由国家认定的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对高等院校或者专业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评审过程,保证了教育、学术和设施标准的维持与持续提升。广为接受的教育质量保障的定义为“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质量体系、程序,在内部质量管理、质量监督和自我评估的基础上,接受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评估、审核及认证,以期为学生和社会提供高等教育质量”。
从学校层面出发,进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例如,肖文红(2022)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为典型案例,总结该校的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严格的资格考试、双重博士生导师、严格的论文标准三方面的特征;也有学者以国内高校为例,因地制宜地设计出该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从教学区域层面出发,进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例如,菲律宾学者Ramirez提出教育质量保障三角形模型,认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教育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过程等十个因素构成。他还论证了体系中教育质量标准、检测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胡静等(2021)从已有的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一体化研究出发,提出构建共识理念下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实质等效的质量标准、共治基础上的评价运行机制和区域高校相互衔接的自治保障体系。
从教学层次出发,进行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孙社文(2022)着眼于职业教育现状,在“一点、二线、三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从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三个方面构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余小波和张欢欢(2021)就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机制——大学评议进行详细且全面的论证,提出该机制从社会氛围营造、政府治理和高校行为等方面为保证教学质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别敦荣和陶学文(2009)发现国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存在外部机制不健全、内部作用不强和内外沟通不畅等问题,提出以高校为本的保障核心,以政府和社会为辅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思路。
对参考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现有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方案针对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质量研究较少,针对具体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探索更是凤毛麟角。急需完善各个学科领域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探索,以弥补当前研究的空白。
(二)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已有研究对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认识零散,不成系统。例如,钱辉、徐萍平(2013)提出在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理念下的管理学科教育模式,从培养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过程、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师责任与素质、教学评价七个方面设定教育标准和具体内容,以期提升管理学科的教育质量。郑帅(2009)综合沈阳理工大学管理学科的特点,针对该学科提出具体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上研究尚未针对管理学科提出具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遑论针对该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提出系统建议。
鉴于当前的相关研究尚存在上述不足与待完善之处,本文基于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相关实践,尝试构建新型的管理学科“四位一体”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期为实现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创新与质量提升提供借鉴。
二、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现状与不足
我院现有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工商管理是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面向海内外招收培养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会计学等11个专业的学术硕博及专业学位硕士。学院师资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泰山学者、政府津贴专家、讲师、特聘教授、访问教授等。本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培养对象规模宏大,管理学科是全校人数最多的专业,培养任务繁重;二是育人资源分散,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三个校区都设有管理学专业,并具有研究生的教学点;三是不同课程、不同团队和平台的国际化、交叉开放与互补不足。
三、管理学科“四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本文立足于上述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基于“开放(Open)、融合(Integration)、共生(Symbiosis)”的OIS发展理念,探索学位—技能贯通、学术—专业贯通、学生—导师贯通的多元贯通研究生培养模式,尝试从能力体系凝练、目标转化操作、课程创新、评估匹配四个方面探析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见图1)。
图1 管理学科“四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多元贯通培养模式
1.学术—专业贯通培养。学院打造理论教学与企业间的“绿色通道”,以“‘之企’案例调研—‘大成风骨’学术沙龙—《管理研究启航》(以下简称《启航》)杂志”三个活动的形式展开。“之企”给学生提供走进企业、深入产业、了解企业的机会;“大成风骨”学术沙龙是学生展示的平台,为调研企业的管理实践建言献策;《启航》是学术成果展示期刊,将“之企”和“大成风骨”活动中总结出的问题和建议整理成文,发表于《启航》杂志。三个平台的贯通提升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打破了学术和专业间的交流障碍。
2.学业—技能贯通培养。首先,施行“研究生双导师制”,即每名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年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师作为导师。其次,有针对性地举行“游学”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游学活动,走进名企,走进兄弟院校的课堂。
3.学生—导师贯通培养。首先,建设一流学科团队,通过设立兼职讲席教授、特聘教授、杰出中青年学者等人才项目引育师资,聘请国内外名校学者来校担任兼职教授和短期流动岗教授。其次,举办“大成风骨”学术沙龙,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打造了“企航之行,大成风骨”——“‘之企’+‘大成风骨’+《启航》”三结合系列学术活动。最后,举行青年教授学术沙龙,打造思想交流和学术研究平台,丰富学院师生理论积淀,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二)“四位一体”保障体系
1.能力体系凝练。产品质量教育观指出,毕业生在结束高等教育进入工作岗位后,所表现出的实际工作能力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首先,坚定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时代责任意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将思想政治融入课堂作为重要内容。其次,笃定学生学术志向,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最后,谋定强基路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专业比赛、创业实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打造出彰显山东大学特色、追求卓越的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特色的保障体系。
2.目标转化操作。通过教学、科研与交流合作体系设置科学的培养目标,并促进培养目标持续转化为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研究生的严格准入和流出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环节全过程质量把关,落实全过程支撑保障与质量管理责任。二是建立研究生资助奖励体系。三是为研究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设计体系,搭建国际教育教学合作平台。四是为研究生提供与其专业高度相关的工作实践机会。
3.课程创新。教学的过程保障以课程创新为手段,旨在建立新式互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积极开设“学术思维与学术道德”、English for Management、Modern Management Theory、“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等中文、英文、中英双语教学课程,注重课程质量。其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合作,邀请海外名师讲授Game Theory and Modelling、Applied Nonparametric Methods等课程。
4.质量评估。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因侧重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具体而言,大致可分为强调全面知识整合的“学术性质量观”、强调教育质量与初始目标相一致的“目的适切性质量观”、强调符合学生愿望的“需求导向质量观”,以及其他类型质量观。在质量评估方面,学院遵循上述过程,从严格准入和流出机制、研究生资助奖励体系、课程设计体系和学生职业发展机会等角度全面评估管理学科的教学质量,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行稳走远。
结语
本文尝试纳入“开放、融合、共生”的发展理念,促进研究生教育“学业—技能贯通”“学生—导师贯通”“学术—专业贯通”的多层面贯通发展。“四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以学生能力体系凝练为基础,以目标转化为过程,以课程创新为教学保障,以质量评估为绩效检验,是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通过理论建构与改革实践,着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持续推进,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锻造彰显“大成风骨、大爱儒商、大国英才”的研究生教育品牌,以优质、高效、开放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深入回应时代需求,为服务国家与地方发展、“双一流”学校建设及管理学科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问题探究 2022/12/13
- 下一篇:基于科教融合、产学协同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