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30期:高校信息专业青年教师平衡教学与科研的探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12/19 13:57:59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0期

徐 川,杨 威,叶志伟

(1.湖北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2.武昌首义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应用型高校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责任与使命。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能,意味着教学与科研是高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作为应用型高校的青年教师,尤其是信息专业的青年教师,在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是否需要平衡教学与科研、如何平衡、面临哪些现实难题,都需要进行思考与探究。妥善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青年教师个人成长与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青年教师平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必要性

教学工作是青年教师,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由于高校的定位及其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每年必须承担较多的教学任务。可以说,教学工作是青年教师的“生命线”,必须坚决完成好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教学任务,做好知识传递的核心和根本工作。同时,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与个人发展而言,科研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科研工作不仅能有效促进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更能有力反哺教学工作,推动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提升。教学与科研犹如一体两面,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平衡教学与科研,极为迫切。

(一)助推青年教师能力素质提升

平衡教学和科研工作,使得二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

一方面,教学是青年教师的主要工作,高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能上课、上好课。可以说,有效的教学是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的前提。通过教学准备,青年教师可以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复习、组织与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论讲授体系与方法。通过多轮教学迭代,可以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科研路线与方法。

另一方面,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特别是信息专业的教师,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科学的发展,要求教师跟踪与学习前沿理论知识。只有通过深入和扎实的科研学术活动,认真思考,博采众长,才能形成自己稳定的研究方向,进而在实践中收获较好的科研成果。将这些科研成果反哺融合到本科教学工作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思维与动手能力,助推学生成才。因此,平衡教学与科研,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素质尤为重要。

(二)保障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高校关注的焦点。培养懂理论、会实践、能创新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对于信息专业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迫切需要教师平衡好教学与科研。

青年教师通过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科研工作,可以将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燃学生对于新技术、新理论及新方法的热情与渴望,利于学生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性科研活动,如对于人工智能领域,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相关目标检测与跟踪、三维重建等内容后,指导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科研探索,培养其科研实践动手能力。对于高年级本科生而言,面临实习及工作需求,如果能在校内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则能够很好地锻炼科研思维与科研能力,提升实践能力水平。这些举措与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支撑学校办学水平提升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而言,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对于信息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提升学生的创业和就业质量,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对于信息专业的青年教师,要平衡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到教学与科研相长、相互促进、相互融通的关系,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予以践行,通过科研实践的深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用渊博的知识、娴熟的实践技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人工智能等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枯燥的理论推导与算法编写,此时要求教师能够以风趣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组织与规划,通过对理论和算法等知识的扩展与形象化展示,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力提升学生的专注度与知识吸收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工作,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更有利于信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比如,可以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中的精华引入课堂,让学生直观体会到学科理论的高水平应用场景和实践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热情。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创新科研成果的铺垫与引导,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国内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与水平。对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信息专业青年教师平衡教学与科研面临的困难

高校青年教师面临教学任务繁重、牵扯的精力大、科研方向难以确定深入、科研经验与资源受限等现实问题,使得教学和科研的平衡面临较多困难。

(一)教学任务教重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有的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在教学方面经验不足,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锻炼才能独立承担课程教学,教学压力较大;有的教学课程自己并不是太精通,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再学习、再吸收、再消化,也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从“自己懂”到“让学生懂”需要一定时间的锤炼,必须对教学内容足够熟悉、对教学方法足够了解、对教学环节足够清晰,才能顺利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才能实现知识的高效传递与价值的顺畅传承。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如何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采用能为教学对象所接受的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这些都需要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此外,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都需要青年教师琢磨钻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不断地下功夫。

然而,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教学上投入了太多精力,相应的在科研工作上的投入就会压缩,不可避免地导致科研工作不深入、科研成果不突出。毕竟,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想在科研方面出成果、出好成果,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看论文、做实验、写论文。时间分配是高校青年教师平衡教学和科研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二)科研条件受限

一般来说,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处于由指导到独立的阶段,需要海量阅读相关领域的资料进行综述分析,结合实际需求找到和明确具体研究方向进行科学研究,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这一过程颇为不易。同时,应用型高校在学科建设与团队建设上与研究型高校相比有其特殊性,在团队传承与学科继承发展上可能有所限制,需要青年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科研攻关。毕竟,科研团队对于科研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在一个团队氛围好、科研基础扎实、科研条件雄厚的平台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相比单打独斗更容易出科研成果、更容易出高质量科研成果。

同时,部分高校对青年教师的短期和长期考核也要求其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这与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之间存在一定矛盾,青年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三)面临较多的生活压力

刚毕业的高校青年教师正在经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较多的压力,比如如何在新的环境下与领导相处、如何与教研室同事沟通与配合、如何与学生交流等,都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在工作学习中不断体会,学会与同事、领导、学生等不同对象进行沟通与交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此外,青年教师在生活中也会有来自家庭的压力,如成家、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也需要付出较多时间与精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与科研的平衡,青年教师势必要做出一定的取舍,也需要来自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三、高校信息专业青年教师平衡教学与科研的方法

针对在平衡教学与科研时面临的困难,需要高校青年教师刻苦努力与不断钻研,付出较多心血,才能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掌握平衡教学与科研的科学方法。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看待和平衡教学与科研工作

首先,高校信息专业青年教师应在思想上应高度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内在协调统一关系,不可偏废。要充分认识到个人成长进步与工作职责使命之间的关系,教学和科研工作二者缺一不可。要正确认识到自身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就必须下气力“补课”,积极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好的做法和经验,掌握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设置和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如果在科研方面有所不足,就必须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提升,积极融入相应专业方向的科研团队,积极与学习期间的导师等进行联系合作,采用不同的方式尽快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深入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提高自身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讲授课程与科研方向协同,共同推进教学与科研

高校信息专业青年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主动申请与自身科研方向一致的课程进行讲授,选择与科研方向关联度较强的课程作为主讲课程。如此,可以实现教研相长,通过授课进一步加深自己对科研方向的理解与认知,为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研成果与科研感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水平,使得课程讲授更加生动、接地气,便于学生吸收和理解。以信息专业为例,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最新的相关理论成果,反哺课堂教学,通过对相关理论算法的由来、名人轶事及应用场景等进行讲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协同讲授课程与科研方向,能够平衡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推进二者共同进步。

(三)突出科研实践,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科研工作

在教学科研工作中,高校信息专业教师要注重对科研实践环节的把控,积极发现与引导对科研工作感兴趣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或者加入科研项目研究工作的热情,按照高标准、高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培养效果。可以吸纳学生加入研究小组,积极进行科研攻关,或者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大赛等活动,将所学理论融入实际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进行科研创新,对于科学问题的凝练与解决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